赵楼小学冬季预防滑冰、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

往事如梦

<h3>尊敬的家长朋友:<br><br>  您好!<br><br>  现正值冬季,水面结冰,溺水又进入高发季。为了孩子安全,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和自救能力。同时对孩子加强管理,特别是入离校途中、周末、节假日期间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我们倡议:请配合学校教育同学们不要到河边、水塘边玩耍,防止发生滑冰溺水事件。</h3> <h3>一、认识溺水风险<br><br><br><br> 1.溺水致人死亡的时间很短,溺水的死亡率极高。<br><br>  2.冰层会吸引学生滑冰,很多地方天气不是很冷,即使结冰,冰层厚度不够,或者气温回升时冰层开始融化,滑冰会导致落水。<br><br>  3.即使学生不滑冰,但在水边玩冰,也存在落水、溺水风险。</h3> <h3>二、预防冰面上有哪些风险<br><br><br></h3> <h3>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很大。<br><br>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br><br>3.在初冬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br><br>4.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h3> <h3>三、如何预防冰面溺水</h3> <h3>1.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br><br>2.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br><br>3.在初冬,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h3> <h3>四、掉进冰窟窿如何脱险自救</h3> <h3>1.如果掉进冰窟窿里,要张开双臂趴在冰面上,刚掉下去后会因为害怕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减缓这种反应,让自己放轻松,你会意识到紧张感很快就会过去。<br><br>2.待身体放松后不要企图直接就撑直臂膀爬起来,而是双腿不停交替向下踢水,依靠水的浮力,让身体尽量倾向水平,用双肘的力量向前爬动。<br><br>3.爬出来后不要立马站起来,慢慢地向前爬行到感觉很坚固的冰面,再慢慢站起来向安全地区移动。<br><br></h3> <h3>等待救援<br><br>如果实在出不来,不要乱扑腾,将双手放在冰面上,这样它们可能被冻住,当你失去意识的时候不会重新滑落到水里,从而获得更多的营救时间,尽可能多地将身体部分趴到冰面上,因为水带走身体热量的速度是空气的2.5倍。</h3> <h3>五、冬季防溺水“六不准”</h3> <h3>冬季防溺水“六不准”<br><br>1.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br><br>2.不擅自(未经家长许可)与同学结伴滑冰或玩水。<br><br>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或玩水。<br><br>4.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br><br>5.不到无人监管的河流、水库、不明水坑边玩耍。<br><br>6.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h3> <h3>各位家长,安全无小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孩子心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共同为保障孩子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h3>

冰面

溺水

滑冰

家长

玩水

孩子

不要

冰窟窿

落水

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