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问题研讨--鱼邱湖街道中心幼儿园如意府分园活动纪实

雨文

继11月16日、17日鱼邱湖街道中心幼儿园总园计划开展一对一自主游戏观摩后,11月18日如意府分园继续开展二次户外自主游戏问题研讨活动。 11月17日下午如意府分园通过问卷形式填写《户外自主游戏困惑,集思广益来解答》,每位教师填写自主游戏开展十多天来自己的困惑,并翻看其她老师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合理建议。18日下午各班派代表带着未解答的问题、有疑惑的答案开展集体教研。 活动伊始,葛建雯老师与老师们分享了两天时间里在总园、分园参加的自主游戏观摩教研活动中梳理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结合《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强调老师应在实践中立足“真游戏”的认识,把自主权还给儿童,使幼儿时时处处获得真实的体验和经验。回顾《指南》说明部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自主游戏中提到“真游戏是真自由,每一个儿童都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它支持并培养儿童自然的学习意愿。”游戏中不一味追求“哇”时刻。而是紧跟幼儿活动,真实记录。 针对教师最为困惑的表征环节,如意府分园的自主游戏正处于第一阶段,老师们对于表征环节有着太多的质疑,尤其是小班的老师,这种情况也正如安吉游戏开展之初一样。葛建雯老师结合个人接触自主游戏以来的实践经验和老师们共同思考:表征的目的是什么?表征的形式有哪些?教研中老师们初步认识到:表征的目的是反思,回顾潘主任在教研群中重审的“回忆的力量”,幼儿对游戏经历进行回顾、反思、叙述、表达都是“反思”的一种体现。表征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最常用的是说、画。其中说还可以是现场说、回教室看视频说、看着照片说。画呢?可以是现场画、回教室完全回忆着画,可以画游戏的过程,还可能只画自己的成果作品······这些都是可以的。不同年龄的幼儿、同年龄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老师们可以理解为:有些表征方式是幼儿擅长的,有些是真的不擅长的,甚至是对他来说太困难的。幼儿对于自己游戏经验的表征是需要老师去倾听和发现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回到自主游戏的第一步“放手”,放手让幼儿去表征,倾听幼儿的想法,发现幼儿的发现。 林菲园长在教研中分享了学前教研室2021年6月6日关于自主游戏的教研记录链接。鼓励全体教师仔细研读,从中寻找多种解决策略,结合自己班级内幼儿发展水平合理选择,在下一步活动开展中积极投入实践。 如意府分园的自主游戏处于萌芽阶段,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机遇。自主游戏中需要老师不断观察和发现,但老师又不仅仅是这样的,而是在不断发现幼儿的过程中与幼儿共同成长,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编辑:葛建雯<div>审核:王伟 王冬梅 林菲</div>

幼儿

游戏

表征

老师

自主

分园

教研

如意

开展

葛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