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为什么人们不爱看文字了</b></p><p class="ql-block"> 经常有人会说现在的人们不爱看文字了,都喜欢看小视频了。的确,不管在城市那个角落还是乡间田野里,都能看见有人在刷“抖音”“快手”短视频,并且很沉迷……</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难静下心来选择看文字了,更多的还是开始喜欢看视频,因为视频不用自己读,只需要看和听就好,本来自己看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的文字,现在视频三五分钟就可以给你搞定了。</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家里人都会给他安排书童,很多时候公子哥们读书都是由书童朗读出来给公子哥听。以前是一个公子哥配一个伴读书童,现在是一个伴读书童配无线个公子哥,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以前的伴读书童只拿一家工资收入,现在伴读书童只要有人点击,就可以有收入,点的越多,收入越高。</p><p class="ql-block"> 现在互联网普遍都在倾向于视频学习,文字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少,网络在迎合读者们的兴趣爱好,通过大数据的筛查,给每个人都推荐各种视频。</p><p class="ql-block"> 视频学习固然好,但是视频学习少了阅读的乐趣,阅读的耐心。要知道,阅读是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陶冶情操的,而且文字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学习更加细致,更具有穿透力,视频都是别人嘴里读过就过来,而你只会记得视频里重要的语句,却体会不到文字的细腻与语句的优美。</p><p class="ql-block">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书看视频终究是没有自己切身的体会,有的更多的就是我读过了这本书,我了解了里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朋友圈有一位朋友每天都在分享一本书的好言好句:</p><p class="ql-block"> 《庄子·秋水》中有言道:“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p><p class="ql-block"> 东野圭吾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进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值得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贾平凹先生说:“独行是一场心灵的修行,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p><p class="ql-block"> 《我是猫》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语言:“若问人生的定义是什么,无他。只要说‘妄自捏造不必要的麻烦来折磨自己’也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人间失格》:“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他的朋友圈基本每天都会有这样的分享,一开始我觉得还没有什么,但是他基本每天一本的时候,我觉得他不是在看书,他是在听书,犹如牛嚼牡丹一般。因为这些书我有看过,也有没有看过,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书的文字阅读绝非一天能够完成。特别是《庄子秋水》,要想完全领会里面的内容,非一日之功。</p><p class="ql-block"> 视频阅读固然方便,却也少了一些乐趣,少了一点读书的味道。我们从小父母对我们都说:“你要好好读书。”他们从来会说:“你要好好看视频。”感觉现在侧重视频学习,有点本末倒置了。读书读书,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听的。</p><p class="ql-block"> 或许在未来科技再发达一点的时候,可以直接人工植入知识吧,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