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义师人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摄影/北山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北山老头</p> <p class="ql-block"> 昨日侄女安排我随旅游公司参加临安一日游活动,早上五点就醒了,有点兴奋;起床洗刷整理吃早歺后,七点赶至武林广场集合,有点辛苦;尔后乘大巴沿天目山路往西行,又至翡翠城、老余杭带上散客,加之下雨天路不是很畅通,武林广场上车的游客有点埋怨;导游小盛不愠不恼,解说服务颇到位,有点水平。指南村海拔600多米,大巴车到该村还需在山脚下换景交小车上山,扫码排队等车,待得分乘小车人员全部抵达指南村,已是上午九点五十分,行程的动作似乎有点拖拉慢。</p> <p class="ql-block"> 游友心急汽车行缓,可待进指南村,却是赶上好时间。初时云雾尚未散,山景不咋清晰。也许是老天知我等游兴之浓,须臾云散雾远去,红叶指南美景靓丽闪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庄对面山上那欲聚欲散的白云雾气,与大山白青相间,而脚下的层层梯田,则是黄灿灿耀眼,在田中劳作的村农,似乎已成星星点点。</p> <p class="ql-block"> 不妨用视频再现一下那时那刻在指南村口的秀丽之景吧!</p> <p class="ql-block"> 随着导游讲解声,跟着导游小红旗,我们步入指南村小道。扑入眼帘的是路旁屋边古树参天,银杏叶片盖满小屋顶、撒满小路边黄灿灿特惹人眼。</p> <p class="ql-block"> 赤橙黄绿青蓝紫,此时赏景正当时。</p> <p class="ql-block"> 指南村有一古井,据考证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地势低、出水丰沛,且四季不涸。1938年天大旱,指南村人就靠这口井抵御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此井遇大旱而不竭的奥秘是因此井井底自然岩层面恰好有一条缝隙,地下泉水正是从这缝隙间源源不断涌冒出来。而村民却认为这是祖先对后人的厚报,几百年来,指南人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已经成为代代传承的家训村规。游人至此,听此美传,也不免驻足观赏,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指南村古木参天,年代久远,尤以水塘边的千年古杏更令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 千年银杏旁,杏叶耀眼于地上,苍劲古树、金黄杏叶,徽派老房,令游客欣喜若狂,摆出各种姿势照相,北山老头手痒录了像,要把此美景携回与朋友同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指南村的这口大塘是村景的一大靓点,而大塘的形成故事也挺令游客对指南村人的勤劳苦干精神肃然起敬:指南村,村居山岗,山高、石多、水缺、天冷,粮食产量低是指南村的自然特征,老百姓都说:指南山上山,土薄三寸三,要产三百三,比登天还难。1958年开始,前后共10年时间,指南村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冒严寒、顶风雪,造梯田,改造土壤,改造良田470亩。田成则水缺,面对日益尖锐的灌溉矛盾,1966年,指南人自行勘察设计,自行组织施工,在短短一个冬季,在没有一根钢筋和一吨水泥的条件下,硬是建成了面积15亩,蓄水3万立方的水塘。这个水塘既有灌溉作用又有防火作用,现在又成了村里的一大景观,故村民称之为“指南天池”。如今"天池红叶"已成许多摄影爱好者向往的胜地,成为指南村景观响当当的名片之一。每当秋冬之际,‘枫叶红似火,银杏黄如金,果子挂满枝,色彩分明、绚丽多姿。枫树林、银杏林,颜色各异的民居倒映在天池水里,映衬着蓝天白云,可谓色彩缤份,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并被户外圈称作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 指南村建村源起宋代,历史悠久,人类史迹可追溯到4000一5000年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指南人的纯朴本性,勤劳和谐至今日的富裕是社会对他们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匆匆一游,又要往下一景点走,指南美景看不够,再录村中小广场视频,以表己对这一美丽古村落留恋之心。退休了,有的是时间,相信,适当时机,我还会重游指南村一一因为她的美,已牵住了我的心。</p> <p class="ql-block"> 再传几张美图,与众校友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