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琴诗》的启发,——点赞巴厘岛G20峰会,图:芬芳,文:芬芳

芬芳

<p class="ql-block">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p><p class="ql-block">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p><p class="ql-block">这是苏轼的《琴诗》,我读了总在想她的含义,感觉道理非常奇深。</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讲得非常有道理,它道出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精炼。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关键还要人去弹奏和琴的本身质量。</p> <p class="ql-block">  《琴诗》从琴上说,是琴与指关系,延伸到人的思想和手指的熟练。但深入生活中,他的含义更深一步。</p><p class="ql-block"> 琴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发去声音,必须要有外界的力量,才会发出声音。也就是是说客观和主观是相辅相成,客观和主观有力的协作,才能有新的东西产生,变成新的客观。比如造房子,砖瓦石木以及需要的材料都有,但必要要有工匠去精心策划,用力去做,零碎的材料就会变成一幢漂亮的有价值的房子。这就是说,时间万事万物美好地生成,离不开人的努力,如琴必须有指弹奏,才一曲高歌。</p> <p class="ql-block">  然而要想新的客观变成最有用的东西,最有价值的客观物资,那主观要起决定性作用。如琴有了,每个人都有手指,但是要有动听的声音,那人的思想境界和手指熟练程度,才能使琴发出最好听的,更使人陶醉的,鼓动人心的声音——音乐,而且绕梁不休,并能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在实物变化中是主体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  琴与手指是这样的,必须互相协作,互相利用,才有最美结果。然而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是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  最近在印尼巴厘岛G20峰会习主席说:“……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应该同舟共济。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早已过时。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二十国集团要坚守团结合作初心,传承同舟共济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这不就是说明琴与手指的协作吗?团结得紧密,合作得协调,经济不就发展更快吗,整个世界不就更和谐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见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头有十个儿子,十个儿子之间不团结,经常打闹。后来老头老啦,一天不如一天,知道自己的生成时间不多了。有一天就把十个儿子都叫到自己床前,首先拿了一把筷子(十根绑在一起的),让每个儿子把它折断,十个儿子都不能折断,后来老头见过十根筷子分发给每个儿子,一人一根,再叫他们把折断,每个人没有用多大力去就把折断了。老头就用这个行动告诉他们,兄弟们要团结一致,力量会无穷大,什么事情都能办成,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想办大事是有困难的。十个儿子听了老头临终教导,老头去世后他们非常团结。</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还听说这个故事,得到的结论就是要团结一致,共同进步。我现在再次读这个故事,它的意义不仅是要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的作用,可以说是琴和指的原来一样的,还可以引深为合作呀。习主席今天倡导的伟大构想不也道出这个故事精神内涵吗?</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琴与手指,还是人与人,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就是动力,要想有辉煌必须前行。</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9日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