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例展风采,观摩学习促成长——记于都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线上观摩“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课例现场展示交流活动”

于都县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省教育厅主办的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课例小学数学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与11月17日至18日在吉安师范附属小学成功举行。</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为期2天,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15名小学数学教师围绕“数感、量感的培养与发展”主题进行优秀课例教学展示。课例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汪老师紧扣自然数的本质,设计了大量颇为有趣的操作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摆数、数数和拨数等过程中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以形象的数聚焦抽象的数逐步形成数的意识、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感受数的应用,进而形成数感。</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曾老师的平均数让我们受益匪浅,整个课堂让人置身于其中不厌烦。课堂虽安静,但学生思维含量高;教学设计虽朴实,但学生表现很精彩。李老师的课堂主要让学生去思考、去想办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特点,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中来。这样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进去,真正让学生动脑思考、大胆参与,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p> <p class="ql-block"> 高思思老师教学《面积》一课,整节课以《小蚂蚁搬新家》的绘本故事呈现。教学面积的含义这个教学过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出卧室面积的大小是6个尺子面的大小,15个橡皮面的大小,12个贴纸面的大小,通过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先让学生对面积的大小有立体,丰富的感性认识,初步建立面积的表象,再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卧室地面的大小就是卧室的面积。</p><p class="ql-block">高思思老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实感、实境、等具体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的“量感”,形成从“生活量感”到“数学量感”的转变,促进学生“量感”核心素养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折线统计图》,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黄老师对教材进行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导入部分用新闻里的爸爸记录孩子从小到大这样的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 <p class="ql-block">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李小莹老师执教《角的度量》,本节课李老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可以用单位小角来度量角的大小,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知道了量角工具的制造原理,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朱小蕾老师的《节气中的数学》一课有些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巧思。首先,在课题这部分就有个小巧思。与大众的揭示课题不同,朱老师是从课前小调查入手,引入节气的来历,讲完来历才切入课题,过渡自然不枯燥。其次,这堂课与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不同,在讲授节气角度度数这一部分是从节气的演变入手,由少到多。既学习了数学,又从数学中了解的历史,且由少到多的这个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慢慢深入了解节气。</p><p class="ql-block">这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朱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始终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也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p> <p class="ql-block">  《24时计时法》的是学生已经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其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建立联系,因此因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理解感悟的24时计时法。本次观摩教学视频为王燕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本节课中王老师让学生围绕一张火车票,通过火车票13:00出发,钟面显示7:00,让学生去判断这个时候出发是早了还是晚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组组织学生研究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悟。</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赣州市于都县张老师执教的《量一量 比一比》。这节课通过测量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侧重结构化教学,以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为生长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的过程。从分小组合作测量舞台的长,课桌的高,练习本的宽,到小组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会”。量是比的基础,量为比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比是量的升华,在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构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体会量的本质,发展量感。</p><p class="ql-block">本节课着眼于三个注重:</p><p class="ql-block">一、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在本节课安排了测量舞台的长、课桌的高、练习本的宽,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与体验测量的过程获得基本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二注重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对于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的场景,可以进行粗略估计,如“目测”“步测”选择合适的参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p class="ql-block">三、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p><p class="ql-block">本节课以五人为一小组进行教学的,五人分工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己接纳同学,学会数学交流与思辨,增强合作意识与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的这一节《辣椒地里的数学问题》,从现实情境出发,巧妙课堂构思,学生积极配合踊跃发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能清楚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练习讲究综合性和探索性。更注重学生知识沟通与联系。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教学数学项目式研究课。</p><p class="ql-block">一、先让学生确定研究的数学项目,:1、辣椒地的面积是多少、2、种多少课辣椒?3、产量是多少?4、能卖多少钱?</p><p class="ql-block">二、老师让学生经历获取数据的过程:为了教室辣椒地的实际面积,老师先让通过观察、再估测,最后用尺子测量,得到辣椒地的实际数据</p><p class="ql-block">三、获取的数学信息与知识,现实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于都县实验小学的数学组老师们认真观看15节优秀课例,认真做笔记。</p> <p class="ql-block"> 此次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对数学教学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更让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绽放出别样的精彩。在今后的教学中,于都县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组的老师们,将全力以赴,用爱与责任坚守教育初心,为学生打造有质量、有深度、有温度的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图文:一年级数学备课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廖晓群 肖地发 方燕</p>

学生

数学

教学

老师

课例

学习

课堂

量角

培养

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