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气温骤降,孩子们穿得越来越多,在每天的洗手环节,虽然不断提醒和协助孩子们卷袖子,但是总有些宝贝袖子还是会被打湿,面对被打湿的袖子,孩子们也很懊恼,于是我们对此有了以下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No.1袖子打湿了! No.2袖子为什么会打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教师思考:</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袖子打湿了”引发了孩子激烈的讨论,孩子们在经验回顾中寻找答案,不管是思考自身还是观察同伴,他们细心地发现袖子被打湿的原因,分别是袖子(有没有卷或卷的高低问题)、水(水龙头的水量调节、玩水的情况)、手的动作(洗手后没甩手,把手臂举起来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每个孩子都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们想问、会问、敢问,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和发现着。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链接幼儿的生活经验,关于如何卷袖子的故事开始了……</span></p> No.3怎样让袖子不被打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教师思考</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孩子们都在尝试着自己卷袖子,有拉袖子、推袖子、卷袖子,还有相互合作等等。不一样的操作方法都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要把袖子从手腕处往胳膊上进行移动,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够把袖子成功的移动到胳膊上的都是好办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不断的练习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们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解不开这个扣子…”“我来帮你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衣服袖口有扣子,需要解开扣子才能把袖子往上卷,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自己很难单手解钮扣,孩子们发现问题后主动帮助解开袖子上的纽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穿的衣服多,再加上衣服比较贴身、比较紧,导致自己无法把袖子卷上去。有的孩子采用由外向内一层一层卷袖子的方法,有的孩子采用脱掉紧紧的外套的方法,方便卷柚子,还有的孩子决定再次相互帮助,解决了袖子太紧的难题。虽然袖子没有卷的很高,但是有效的避免了袖子被打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现宽松的衣服和解开袖扣的衬衫,经常会遇到卷好的袖子又掉下来的问题,这又该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找到了小工具来帮忙。他们用夹子、扭扭棒把宽松的袖子固定住,他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终于把宽松的袖子搞定啦!</p> <p class="ql-block"> <b>教师思考</b>:孩子们在卷袖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并且发现了问题所在。在面对他们寻求帮助时,老师并没有立即“引导”孩子的疑问,而是用“问题延迟”的策略,为孩子们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他们留有探索空间。</p> No.4护“袖”神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袖子“结缘”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于袖子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①班里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②身边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孩子们把自己家里的袖套带来幼儿园,自己动手戴上袖套,保护自己的袖子不被弄脏和打湿。但是袖套真的可以保护袖子不打湿吗?是不是所有的袖套都能保护袖子不被打湿呢?孩子们决定展开一场袖套防水大考验。</p> <p class="ql-block">试验大揭秘:</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发现把水倒在滑滑的、像”塑料”一样的袖子上,水会变成小水珠,在袖子上“游来游去”;倒在毛绒绒的袖子上,袖子的颜色马上就变深了,袖子会“吸水”。</p><p class="ql-block"> 原来,材质会决定袖套是否能保护袖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教师思考</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实物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实验的对比和归纳,了解到并非所有的袖套都能保护袖子,也启发了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本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卷袖子的技能学习到现在神器袖套的出现,孩子们在一步步地去探究去发现,面对不是所有的袖套都防水的情况下,孩子们提出自己动手做防水袖套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防水袖套需要哪些材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袖套制作中...</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将水淋到手臂上的防水袖套上,一番淋水后,揭开塑料袋时孩子们马上摸两只袖子,最后高兴的欢呼起来,因为袖子没有被打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防水试验进行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师思考</b>:从孩子们袖子打湿后的真实感受出发,多感官探询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孩子们“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们在袖子打湿后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孩子们源于生活经验的问题解决方式,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童趣。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们机械的学习如何在洗手前卷袖,而是要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自然习得和获取,真正的成为生活中的“小达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日里的小美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洗手不湿袖,我们最优“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