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师介绍 <p class="ql-block">伏兆娥</p><p class="ql-block">讲习班授课教师</p><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人</p><p class="ql-block">高级工艺美术师</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全国民间剪纸联盟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宁夏回族人民喜欢唱高亢、婉转、动听的山歌,民间叫作“花儿”或“山花儿”。这种“山花儿”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即兴而发,随情而唱,由心而动,唱啥是啥,具有信天游曲调的特征。与山歌“花儿”相伴流行的民间剪纸,也是具有即兴剪镂,随心所欲,想啥剪啥,人们把它也比喻叫作“山花”。有的回族妇女一边唱着“花儿”,一边又剪着“山花”。这种民间艺术之花,年复一年,流传在宁夏地区,盛开得越来越红艳!伏兆娥老师就是宁夏山花之中最红艳的一朵。</p><p class="ql-block"> 11.19的课程是伏兆娥老师主讲的《女娲》,伏老师态度亲和,技艺纯熟,一边剪一边讲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和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 短短半个小时,纸落花开。四面女娲头顶五谷丰登,手举幸福吉祥,肚里一个倒立的娃娃,点缀荷花、鱼、云勾纹等,妙趣横生。</p> 伏兆娥其他女娲作品 伏羲女娲解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竟</p> <p class="ql-block"> 伏兆娥剪的这个女娲神用了多种造型方法,包括套嵌、添加、象征、夸张、表号等造型方法和表现方法,表现女娲神是一个繁衍之神,也就是生殖之神。为什么她是生殖之神呢?发髻上面用添加的方法剪了两个鸟头,女娲的手上托着一对鸡,鸟头和鸡都是象征着阳性,象征着男性,女娲胸部乳房剪出来是表示女性的。这里她就表达了阴阳交和,生育孩子,所以在她的腹部剪了一个女娃娃。</p><p class="ql-block"> 女娲的整个造型,形态是形似蛙的姿势。在陕北一带,青蛙的蛙跟女娲的娲两个都是谐音的,所以就混淆在一起。现在西北地区叫抓鸡娃娃,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当地老百姓的口语,娃和青蛙的蛙,女娲的娲,这三个字,是相似的,相同的,有人就把女娲的娲代替了娃娃的娃,这种叫法是错误的。神是不能叫娃娃的,叫娃娃是对神的不尊重。</p><p class="ql-block"> 伏羲女娲是我们人类的始祖妣神,她是生殖之神,繁衍之神,保护之神。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在原始社会时期,地球发生大洪水了,兄妹两个躲在葫芦里面逃生了。后来人类都死光了,就剩了他们兄妹两个人,为了繁衍后代女娲就跟伏羲结婚了,就产生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婚姻之神。因为伏羲跟女娲结婚以后,他们就要繁衍后代,生育孩子,所以说女娲又成为了繁衍之神。伏羲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妣神,所以他要保护后代子孙。人们在结婚的时候,在洞房花烛当中剪这个伏羲女娲神像,表示驱邪保平安,保婚姻幸福。如果人生病了就剪伏羲女娲神挂在家里,祛病驱鬼。如果是在家里要盖房子,也剪个伏羲女娲神,剪一排七个或者五个挂在门口,保平安驱邪。在西北甘肃陕西一带,伏羲女娲是人们崇拜的始祖妣神。文化很悠久,伏羲的源地祖籍是在甘肃天水一带,女娲在陕西陕北一带。</p><p class="ql-block"> 伏羲女娲的造型是龙和蛇图腾,一般是人头蛇身或者龙身。女娲神的造型是青蛙跳跃的姿势,两手上举两腿下蹲做跳跃状的,跟青蛙的形象相似。人们在祭祀神灵的时候。都是两手上举两腿下蹲朝拜神灵,这个姿势就是模仿青蛙的姿势。</p><p class="ql-block"> 女娲神必须要有形象的特征,她头顶上面要有要有双髻。在古代男人头顶上面是一个髻,有的人不打髻,最早是辫子,冲天辫,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有时候也是扎一根辫子,辫子是通天的,是对祖先的崇拜。女娲的形态必须要有髻,没有髻不能叫女娲神。男的头顶上面一个髻,女的左右头顶上面一对髻。</p><p class="ql-block"> 女娲身上,头顶上面,两手上面,肩膀上面,腿上面,脚上面有一对鸡,或者一只手上是鸡,另一只手上抓着一只兔子或者青蛙,这是她鲜明的特征。为什么要抓一对鸡?鸡象征着阳性。有的一只手抓鸟,另一只手抓着兔子或者青蛙,这是表示什么?表示男女阴阳交合,繁衍后代。我国神话故事的传说里面讲了日中有玄鸟,玄就是黑的意思,黑鸟就是燕子,称为神鸟。月中有玉兔,兔子象征着阴性。月亮中还有一只青蛙,青蛙的别名,就叫蟾蜍,蟾蜍的蜍跟跟兔子的兔这两个字是谐音的,在古代,这两个字,也相通的。青蛙和兔子,都是在地下打洞的。天是阳,地是阴,青蛙和兔子象征的女性,鸡和鸟是象征着阳性。</p><p class="ql-block"> 剪纸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不只是剪纸技艺。要了解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这样你的作品水平就会提升了。</p> 师生感言 <p class="ql-block">徐阳:伏老师的课非常棒,文化内涵丰富,手法熟练,给学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贺强:伏老师的课讲的太精彩了!伏羲女娲的故事讲的太好了!今晚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陕北地区女娲还有半人半蛇,半人半鱼的造型,在甘肃走访艺人的时候还见过半人半鹿的造型,我认为女娲是人类的始祖,也是万物的始祖,所以可以跟很多事物结合到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慧贞:伏老师剪纸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宽泛自然,美不胜收,祝贺伏老师授课圆满收官,不愧是国传大师[强][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海祁喜春:大神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故事集于一身,又用剪纸的符号语言和脱稿剪的神韵来表达,赏心悦目,神哉!妙哉!伏老师向您致敬[强][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东郭淑华:看完了伏老师剪的女娲,又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女娲是人类繁衍的创造者,世间万物皆分为阴阳,我们剪纸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围绕阴阳结合,繁衍生息,祈福吉祥为主题,它是剪纸艺术特有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内在核心。没有了它,剪纸就没有了灵魂,就是画面再精美,也是空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赵俊:伏老师剪的女娲头部采用了立体造型方法,灵活多变,外形借鉴蛙形,剪纸语言丰富,线条行云流水,造型精美,寓意深远,非常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钱姜雪:伏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学,引人入胜,既能学技能,又能学民间文化!作品有了文化做支撑,就有灵魂!同时,经过陈老师的讲解以后,对女娲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谢谢老师们![抱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津田庆荣:伏老师这节课运用了添加、夸张、借喻等表现手法,剪出了《大神女娲》,同时讲述了伏羲女娲的故事,让我们对剪纸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女娲造型独特、夸张,追求“神似而形不似,意到而形不到”,其寓意祈求福禄寿喜、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伏老师介绍:剪纸要心到、手到、眼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剪,万剪不断,疏密结合。伏老师精湛的技艺和神似的造型,让我们大开眼界,感谢伏老师的精彩讲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王淑芳:通过伏老师这节课在学习女娲神剪纸方法的同时,伏老师理论结合实践,万剪不断,疏密结合,阴剪阳剪随机应变,境由心造。通过伏老师讲解使我对女娲图腾文化有了新的的认识。陈竟教授对伏羲女娲的背景图腾文化阴阳符号更深入的讲解,使我更加深刻的懂得了,鸡和鸟属阳性(男性、雄性),蟾蜍与兔子属阴性(女性、雌性),也明确了抓鸡娃娃的具体剪纸符号的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东陈利利:伏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学习女娲神的剪纸技巧的同时,也理解了伏羲女娲的文化内涵。再结合陈老师的讲解更让我明白了现在的抓鸡娃娃就是伏羲女娲神,并且抓鸡娃娃是一种错误的叫法。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才能剪好传统剪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东郭淑华:通过伏老师和陈教寿的讲解,我了解了人们口中说的抓鸡娃娃正宗传统应该是髽髻娲娲,髻是她(他)头上梳的发髻,有两个发髻的表示是女(女娲)它是生殖之神繁衍之神,中间梳一个的是男(伏羲),是保护之神,他们是中华儿女的始祖妣神,她的图腾造型可以是人也可以人头蛇身,因为蛇也是龙的化身。她形象动作上是形如青蛙状上肢上举,下肢下蹲,四肢上面必须有一只手上鸡或鸟,另一只手上有兔和青蛙,(鸟、鸡代表阳性,男性、雄性。蟾蜍(青蛙与兔子代表阴性,女性,雌性!)代表阴阳交合,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理发布:</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p><p class="ql-block">《中国民间剪纸》微刊讲习班编辑部</p><p class="ql-block">总负责人:余继平</p><p class="ql-block">执行副主编:郑晓筠</p><p class="ql-block">编辑:杨迎春 杨 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