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汇希望。每一次送教上门,都是同心特教人守初心、践承诺的爱心奉献,为特殊孩子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让久违的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脸上,相信在爱心的召唤下,所有的折翼天使一定会生活的更加阳光自信!11月19、20日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开展了11月份第一次线上送教上门活动,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知识。</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尺是一种测量工具,了解“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杨宏老师设计了认知课—《认识尺子》。她首先拿出准备好的尺子,让学生顾佳诚观察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仔细观察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尺子,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出每把尺子上都有计量单位。尺子是用来测量距离的,学生还知道了不同的尺子在形状、长短、材料上的不同。最后老师又向学生强调了尺的测量功能:比如,尺子可以测量我们的身高,房子的高度和宽度等等。</p> <p class="ql-block"> 祁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厨房》通过动画以及实物结合使学生认识厨房的主要设备,并利用家里的调味瓶让孩子从看,闻,尝认识调味品。初步了解父母做饭的劳动过程,知道厨房中存在的危险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最后让学生感受厨房里的父母做饭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 李小花老师利用线上教学对学生马丰其讲授了一节生活适应课--《洗毛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学生洗毛巾这项生活技能,详细讲解洗毛巾的六个基本步骤,包括:水中浸湿、涂肥皂、来回搓洗、清水漂洗、拧干、晒干。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洗毛巾这项生活技能,可以按顺序描述洗毛巾的基本步骤,形成基本的顺序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 周靖老师利用本次送教主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杨小梅通过叠被子,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巩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整理习惯以及做事的独立性。通过老师的示范及家长的协助,杨小梅不但将被子叠好了,还把撒落在炕上的瓜子皮也扫干净了。周老师通过讲故事,让李萍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整理,可以使我们的房间更整齐、美观。虽然孩子不能说话,但眼睛一直盯着屏幕上的老师,生怕漏掉什么。</p> <p class="ql-block"> 晁媛媛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知课——认识水果》。通过让学生马磊观察苹果、香蕉等水果,让孩子直观形象感知事物的明显特点,与自己有着直接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晁老师采用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后,晁老师向学生说明吃水果的好处,鼓励孩子平时要多吃水果。</p> <p class="ql-block"> 金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田字格,接着让学生掌握数字1、2、3在田字格的书写,最后培养学生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学习。</p> <p class="ql-block"> 余凌韬同学虽然肢体残疾,但是非常聪明好学。为了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本节课马明霞老师给孩子准备了一节《色彩的冷与暖》。老师以直观的图片引导余凌韬同学观看、欣赏颜色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颜色的心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余凌韬同学熟悉了解了颜色的冷与暖,能够简单表达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联系。课后表示对老师安排的课很喜欢,希望后面的课能够了解到更多色彩知识。</p> <p class="ql-block">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老师们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进行送教上门工作。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孩子们点滴的进步。希望通过同心特教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共同为我们的送教对象托起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