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冬时节,腊梅俏开。为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展,熟练掌握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教学策略,并能借助“中国知网”提高教科研能力,徐州市武瑞雪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于2022年11月15日再次相聚在睢宁县第一中学,开展主题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暨中国知网的运用”的研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徐州市武瑞雪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睢宁县第一中学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是“课堂教学观摩、评课议课、专题讲座”。活动由徐州市武瑞雪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武瑞雪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由睢宁高级中学的孙永老师、睢宁县第一中学的徐玲老师开设题为《数列的综合应用》同课异构公开课,睢宁县第一中学的李晨龙老师、刘坡老师开设题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同课异构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由睢宁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桑树林、教科室副主任管勇、数学学科主任杜大伟、数学学科教研员潘云超分别对四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认为四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精练、板书工整、亲和力强,他们的课均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展示,特别是错误的思维过程的展示,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当然,也对他们的课给了一些建议,如课堂容量大小的问题、课堂如何引入的问题、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分组讨论方式的问题、数学模型如何建构的问题、候答时间多少的问题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丰县中学的孙林林老师作了专题讲座《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实践思考》,孙林林老师指出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主要表现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介绍并推荐了与数学建模有关的相关著作。强调要重视分析建模的数学思维过程,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的过程:实际情景-提出问题-数学建模-数学结果-检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武瑞雪老师作了专题讲座《“中国知网”的运用》,武老师就“如何正确打开中国知网官网的页面”“如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撰写论文所需的文献”“如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填写课题申报表所需的文献”“如何利用中国知网查询某期刊的栏目”“如何在知网数据库中免费下载期刊封面、目录、封底,从而获得投稿方式”“如何从中国知网上免费下载自己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论文是否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中国知网”提高教科研能力。武老师还强调四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珍惜开课机会。有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评优课的机会时,要抓住,要主动,不要推辞、推脱、逃避。通过开课,可促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打磨教案、课件、教学手段等过程中快速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强化科研意识。在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撰写论文、做课题,让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的灵感、教学的智慧能在更大范围与别人分享,同时也为参评名特优教师创造条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养成阅读习惯。积极借阅或订阅专业杂志,以及教育教学理论书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做好职业规划。要对照徐州“三师”、高级、正高级、特级评选条件和标准,做好职业规划。并指出“自己不规划,谁也帮不了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