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武王践阵》一支楚简记

楚石

自2022年10月27日18时7分26秒,我来到随州街住处,门洞用蓝色铁皮围栏围住,有工作人员在此,两名全身穿戴防疫服装人员,正在二楼每家进行登记,见此,知道要对门洞封闭防疫管理。与家人联系,回到碧苑花园儿子住处休息。 突然出此状况,弄得很麻烦,药也未带,衣服只好用儿子的,学习的资料也没有,只好在网上找。幸好购的一套《郭店楚墓竹简》十五本28日到货,从头翻阅一下,除了《性自命出》,只有《尊德义》内的字有意态,其他无特殊印象。<br> 看了一遍《尊德义》楚简后,记了一下印象,29日在网上找它的翻译文章,不想找到了《楚简的书法学意义》文章中,有一楚简字帖,后来查到为《上海博物馆藏竹简》之七内面载的《武王践阵》。<br> 从此,开始学习它。从分析它整体的用笔、结构,到一个字一个字的认字和具体笔画写法,脑子一直分析和记住它的形态,直到31日晚上回到随州街的住处动笔临写时,才看出,临后与字帖有好大的差距,还得一个一个字的过关,才有进步。<br> 问题出在用笔上,短撇如点画,重按而轻提连带下一笔,能行。但短撇转而轻提下行至转横画时,就不行,如“以、心字底”由弯笔处到横的细和粗笔过度难以控制,此笔在简中尤其多,不过关,是进步不了的。因此,还是一个字一字地解决。<br> 2022年11月1日早上,再查字典,整支竹简内容:“不仁以得之,仁以兽(守)之,其荤(运)十世,不仁以得之,不仁以兽(守)之,及为于身,武王闻(问)之恐懼为”。<br> 学习资料,能查证的自己一定要再查一次,网上的东西不一定准确,尤其是篆书和楚简。<br> 我是同时把这支简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对比观察差异来练习,这样印象深刻一些,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支竹简共33字,单字19个。<br>1.“不”三个字<br>2. “仁”四个字<br>3.“以”四个字<br>4.“得”二个字<br>5.“之”五个字<br>6.“兽”二字<br>7.“其”字<br>8.“荤”字 <br>9.“主”字<br>10.“世”字 <br>11.“及”字<br>12.“于”字<br>13.“身”字<br>14.“武”字<br>15.“王”字<br>16.“闻”字<br>17.“恐”字<br>18.“懼”字<br>19.“为”字<br>下面开始一个一个的练习:<br><br><br> 1.“不”三个字 第一个字“不”竹简有破损,此简共有三个“不”字,还有两个是完整的。尽管三个“不”字写法不尽相同,第一个和第三个“不”字如楷书“辛”的字的写法,上面一短横,露锋中锋轻按逐渐加重线条至末端收笔一长横,中间两点后一长横,底下一个小十字偏左,中间一竖未出头。第二个“不”字,上面一短一长横下撇捺在中间相交,底下十字一竖出头,并在中间。<br> 在练习“不”字的三横时,11月1日断断续续地写,感觉不到位。问题出在横的弧度不够,二是横与纸面的角度也不够,原因是平时写楷书多为平正习惯造成,需要调整心态。 <br> 古人书写郭店竹简宽约为1厘米左右,最窄处,宽度仅有0.5毫米,长度36.5毫米,一手持竹简,一手在那上面用很小的毛笔书写文字,用笔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今在纸上写字,纸张和毛笔要大许多,书写的状态显然不是码事。当代荆州楚简大师黄有志仿古竹简时说,七分写三分画,是有一定道理的。<br> 如写横画时,起笔由轻到重,运笔至顶部时提笔向右画向下一笔。画笔是向上一弧后向下画回。“不”字上面二画皆如此。短画由轻至重。<br> 这支《武王践阵》竹简“不仁以得之,仁以兽(守)之,其荤(运)主世,不仁以得之,不仁以兽(守)之,及于身,武王闻之恐懼为”。整个长短横笔画均是由轻至重,至五分之三处,由重至轻画向下一笔,横画与竹面倾斜角度大,不似郭店楚简大多横画是前重后轻,横画与面平正得多。<br> 2. “仁”四个字 “仁”四个字,随机生发具多趣,一送到底又带锋。这支简第一个“仁”字与其它 三个“仁”字的区别在于心字底上。上面的“身”字,短撇重按向左撇出,中间“口”字上下两弧笔交接,中间一竖向右弧,向下有长短。第一个“仁”字中间一竖的收笔连带到:心字底的第一笔,如行书写法。<br> 第一个心字底的第一笔比中字口要低,第二、三笔依次向右高。第二、三。四“仁”字,是从“口”底平齐,依次向右低。<br> 还有就是心字第二笔起笔横按时,第一、三、四个“仁”字在竖笔下方,而第二个“仁”字,中竖在第一、二“心”字竖笔的中间。所以说:变化多端皆自找,无心插柳柳成荫。2022年11月3日早上记<br> 3.“以”四个字 重按提笔行笔向左下角转至右弧形重笔(疑在左下角转笔重新接转),第二笔右横转下笔接横笔。四个字明有三个向左弧有长短外,其它相似。就是第三个“以”字,左弧是向右弧区别外,“口”字长弧横由轻到重用笔相同。 4.“得”二个字 字形相同,在用笔上有区别。第一个“得”字,日部中间一笔和上弧,最的一笔是重轻重。第二“得”字,“日”部中间一横是向下弧,最后一笔是由重至轻。最后“又”的末笔由重至轻,而是特别的轻劲,难写。 5.“之”五个字 “之”字有两种形态,第一个“之”字,第三笔向左弧,左点撇低下。其它四个“之”字,第三笔均向右弧。再个就是第三个“之”字的第二笔弧笔轻些。 6.“兽”二字 均为短小笔画左右上下弧线,区别在笔画的粗细和第二个:兽字左边底下矢的一横向右拉。 7.“其”字 四笔如行书。 8.“荤”字 这个字的竹字头很有意思,也很特别,一般的楚简结构是左低右高取势,而此简反其而行之,草字头反而比左边要低。分析原因是为了下面一个九字取势和中宫紧凑,便于底下的车字部好安排。结构上左紧右松,张驰有度。 9.“主”字 这个“主”字,在整个篇幅中是最小的一个字,点右向,竖撇右弧,整个字半个右包围,很特别。 10.“世”字 左上部和右部木字上部竖画粗壮,对角呼应平衡,在整支简突出,其它的竖笔均为细劲。 11.“及”字 此字由七笔写成,上部短撇和短横稳住字势,其它笔画起笔重按而轻提,下部又字特别夸张,有动感,四周重中间空灵。短撇短横纯粹是行楷书写法。 12.“於”字 共有六笔,第一笔,点的写法。第二笔竖撇由重至轻,并向右弧,第三四笔短撇和短横与及字右上部一样,纯粹是行楷书写法。五六笔的横由轻到重并向上同时带右弧 13.“身”字 第一撇斜中取中,中间口字上下两笔似人的嘴巴,最后一笔的竖如撇。由重到轻并右弧,字势和右倾仄。 14.“武”字 字形长方,上弧横下覆,下面两弧横上承,上下两点明显,一撇如楷书,竖弯有力取方势。 15.“王”字 三横粗,中间一竖轻,这一笔最难写,难写出那种瘦劲和力度。 16.“闻”字,又通(问)。 此字由四个部份组成,左轻右重,左低右高。<br><br> 17.“恐”字 此字两横,第一横方起笔,在此支简中是唯一用笔。一短竖,写成一小撇也很特别。<br>心字底与其它心字底差不多,第一笔重按轻提后转横直笔,第二笔重按轻提转弧笔。<br> 18.“懼”字(惧) 此字笔画变化大,两个目字一大一小,第一个目字第一笔重直后左弧,第二个目字第一笔重轻提向右弧,承接第一个目字的第二笔。心字底的三个重点起笔从左向右依次降低,目字中的四笔也轻重轻用笔。整个用笔轻重节奏明显,揖让得体,越品越有味道。 19.“为”字 此字象一个大人抱个小孩一样,笔画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写。写出笔画的形不难,第一笔重按而轻提转而重,难在那种用笔力度的掌握。尤其是最后两横笔,气势非常足。这是一种信手用笔打出来,速度很快,如果用笔慢慢地,你是怎么都写不出那种利落和气势。 字的笔画形态上,点、横用笔墨浓重,竖画用笔墨细轻,简单地说,就是横重竖轻。<div>字的结构上有特点:字势左低右高,这与写字执笔有关,顺势而为。全单个结字左高右低,这就很特别,如:“兽、荤、世、之、及、於、懼、为等”字,右边部首均比左边低,在楚简中比较少见。</div> 《武王践阵》 《武王践阵》 2022年11月14日看到《上博楚简》55至58页中《武王践阵》第一、二支竹简的文字时,与第四支竹简上的文字,用笔和章法不一样,好象是两个人写的。可惜没有《武王践阵》全部的竹简书。 《民之父母》 《民之父母》 《民之父母》 《民之父母》 这支竹简用笔的提和按幅度大,在整个楚简中尤其特别。尽管《民之父母》14支竹简用笔和结体与之相似,但用笔没有此简明显。<br>有了上面这一支自己比较喜欢的竹简,理解和掌握一点用笔和章法的知识,也就心满意足了。<br> 柯树勋2022年11月20日于武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