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若欲学画何须愁,<br><br> 花草皆可作师拜。<br><br>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思想,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br></h3> <h3> 为加强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2022年11月18日上午,仁化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一体化设计课例展示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仁化县田家炳小学举行。</h3> <h3> 董塘中心小学的吴丽丽老师、凡口学校的李建萍老师,田家炳小学的邹歆旖老师分别展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第9课《心中的“110”》的课例。</h3> <h3> 首先是董塘中心小学的吴丽丽老师带来的是《心中的“110”》中的第一课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的能力,学生通过情境表演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交流面对危险的应对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将安全意识强化于心,掌握了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这节课的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活跃。</h3> <h3> 接着是凡口学校的李建萍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心中的“110”》第一课时,与吴丽丽老师同课异构。李老师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情景小剧场,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当陌生人来敲门时的应对策略,接着通过《智捉小偷》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的方法,最后以一首《拍手歌》总结整堂课。</h3> <h3> 然后是田家炳小学的邹歆旖老师的课例展示,《心中的“110”》第二课时。邹老师通过一个视频作为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心中的“110”,再通过64页教材中的《不要轻信陌生人》和65页的四幅图的学习,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从而将安全意识强化于心,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br></h3> <h3> 最后是评课环节,由县兼职教研员彭海枫老师主持:</h3> <h3> 先由上课老师进行说课以及自评。</h3> <h3> 接着是参加活动的各个学校的代表发言,对执教老师的课进行点评。<br><br></h3> <h3> 最后,仁化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张余明老师点评讲话。</h3> <h3> 本次教研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我们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改进教法。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秉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br>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