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记2022年龙华区初中语文课题成果推广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郭晓敏

<p class="ql-block">  “莫问春曦几时还,冬日犹是不觉寒。”11月份的海南,依然是花红树绿,云淡风轻,鸟鸣蝶舞。在这样一个温暖舒适的日子里,2022年龙华区初中语文课题成果推广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顺利开展。</p> 活动概况 <p class="ql-block">  为培育龙华区初中语文学科优秀教学成果,推行新课标理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龙华区教研室于2022年11月15 日举办了初中语文学科“基于新教材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的推广活动及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活动主题</p><p class="ql-block">新课标理念下的单元教学与整本书阅读</p><p class="ql-block">二、活动时间及地点</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11月15日8:20-12:30</p><p class="ql-block">地点: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515多媒体报告厅</p><p class="ql-block">三、参加人员</p><p class="ql-block">林惠萍课题组成员;</p><p class="ql-block">方沫课题组成员;</p><p class="ql-block">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全体初中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西湖实验学校初一年级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海口市金宇学校初中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四、活动安排</p><p class="ql-block">吴海市老师做讲座《基于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例解》</p><p class="ql-block">方沫老师做讲座《从人物分析到思辨探究--〈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方仁艳老师做专家点评及讲座《成果的涵育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严格遵守我省和当地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和措施,认真落实各种防护工作。会场座位保持足够间隔,所有与会人员佩戴口罩,参加活动前14天内有疫区行程史的、或者出现发烧、干咳等不适症状的,不得参加培训。成员报到时需提供健康码、14天体温检测记录、个人14天行程轨迹证明,并提交《个人健康承诺书》。</p> <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由龙华区教研室林惠萍老师组织与策划,林惠萍老师同时担任活动的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p><p class="ql-block"> 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p><p class="ql-block"> 课题研究对于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惑有很大帮助,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但是,课题研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辛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大量查阅资料,不断思索,反复实践,及时分析和总结,每一步都走的很艰辛。而今,初中语文林惠萍课题组和方沫课题组的课题研究终于走到了成果推广这一步,可喜可贺。</p> 活动第一项 <p class="ql-block">  由林惠萍课题组成员,来自海口市义龙中学的吴海市老师代表其所在课题组做讲座:《基于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例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吴海市老师介绍了课题名称《基于统编教材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并解读了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基于统编语文教材文本,立足课堂,整合当地文化资源、社会生活为教学情境,依据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构建系列学习单元,并实施教学。每个学习单元都可以形成一个微课程,是老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事件。这里的大单元与教材的单元不同,它不是着眼于内容,而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一个“大单元”就是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微课程。</p> <p class="ql-block">  吴海市老师的讲座主要由四个内容组成:</p><p class="ql-block"> 1.盘活教材确定单元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吴海市老师在这里三个要点:分析教材、基于学情和对接课标。</p><p class="ql-block"> 她在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展开介绍,具体内容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 2.于真实情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吴海市老师所代表的课题团队为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创设的情境是结合生活事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这个契机,确定的单元主题是“坚定信念,奋斗不息”,核心任务是“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主题新闻展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分解任务设计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围绕着“<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定信念,奋斗不息</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主题新闻展播”这个核心任务,吴海市老师所代表的课题团队又设计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展播四个小任务来进行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素养导向,教、学、评一致</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组织者兼主持人林惠萍老师对吴海市老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很大的评价。</p> 活动第二项 <p class="ql-block">  由方沫课题组带来讲座:《从人物分析到思辨探究--〈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课例分析》。这个讲座由课题组负责人方沫老师亲自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解读分析和成果推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方沫老师介绍了《水浒传》整本书的传统阅读方式的着眼点:对《水浒传》的人物分析,这里大概包括单个人物分析,多个人物比较分析和跨文本阅读分析三种思路。方沫老师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这三种人物分析的思路,具体见下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着,方沫老师还介绍了这种传统的阅读和对人物的分析思路的局限性:</p><p class="ql-block"> (1)起于人物又局于人物。(2)更多是结合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3)很难将人物放置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中来考量。(4)因为读者喜好认知偏差(5)因为作者塑造人物的局限而存在人物扁平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方沫老师分享了她们课题组的研究:“新课标”下的阅读方式:人物组群阅读。</p><p class="ql-block"> 研究思路如下:</p><p class="ql-block"> 1.了解《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文学价值:《水浒传》是一本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 2.紧扣其文学价值来思辨学习。</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为“造反者“树碑立传”进行了思辨学习。</p><p class="ql-block"> 方沫老师团队以百度搜集到的具体分析和具体数据,明确小说《水浒传》里的出场人物和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总共为827人,而绿林好汉33人,其他起义军203人,梁山好汉坐次排名也才108人,故,对“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提出了质疑,进行了思辨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二,对“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的思辨学习。</p><p class="ql-block"> 方沫老师提出,在他们课题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类似“为什么有些人一犯事就想着逃避上梁山而不是解决问题?”“好汉中也有凶残的,比如李逵,他们也配做好汉吗?”“为什么这些好汉还会设计把人害上山?”等等疑问,进而对“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的文学价值提出了质疑。</p><p class="ql-block"> 第三,对“歌颂农民起义”进行思辨学习。</p><p class="ql-block"> 农民,指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里只有一位农民,就是光州九尾龟陶宗旺。经过材料查证,方沫老师课题团队得出这样的发现:小说主题“官逼民反”里的“民”不单指农民,而应该是“士农工商四民”。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起于矛盾,指向思辨。</p> <p class="ql-block">  方沫老师的课题团队还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开展整本书阅读。</p> <p class="ql-block">  方沫老师分享了她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的吴秀贤老师的一堂课《启慧眼,辨英雄--〈水浒传〉整本阅读书交流课》,分享了《水浒传》阅读创意作业,还有学生在课堂上“辨英雄”的精彩辩论片段。</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最后,方沫老师强调指出,她们课题团队研究的“人物组群阅读”的“组群”,不是按人数来组群,而是按概念组群,或者是按性别组群,按身份、地位组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方沫老师再次总结了传统人物阅读和人物组群阅读的优缺点的对比,分享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大家的教育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p> 活动第三项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国兴中学方仁艳老师带来专家点评及讲座《成果的涵育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  首先,方仁艳老师先跟大家解读了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政策,然后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的经验,对今天的两个课题团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最后,方仁艳老师还鼓励和建议两个课题团队将自己的课题成果物化,建模,推广。</p><p class="ql-block"><br></p> 结语 <p class="ql-block">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本次培训学习活动在一众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意犹未尽,又若有所悟,满面沉思中又有藏不住的收获的喜悦。</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活动,既有理论方面的高度指导,又有实践的可行性,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道路,定位决定地位。</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拓展思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强学习,更新理念,</span>实现高度,提升实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习,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与飞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