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滨江美刚

<h3>《插队的小村庄》把我们带回到那个难忘的时代。</h3> <h3>那还是上世纪70代初期,虽已不是追风少男少女,但二十挂零也正是“芳华正茂”时。从农村田野重回课堂,大家脸上少了一点稚嫩,多了几分风霜,对于失而复得的上学机会大家倍感珍惜。</h3> <h3>短暂的培训,我们即将出发,奔赴岗位,那是“挥斥方遒”之时。</h3> <h3>1995年同学会——一眨眼20年过去了,一晃都已是“不惑”之人了。不惑之年就这样毫无准备之时降临了,我们甚至还来不及思考什么是“不惑”,但岁月却毫不留情地敲响了那“不惑的”的钟声。不惑之年的人,心好累啊。他们的肩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利益的位置,他们担负的全是付出。</h3> <h3>2016年同学会——一晃又是20年过去了,毕业40多年了,花甲之人身不由己,纷纷退休,大都早已离开岗位,“告老还乡”了。同学会,你看看我,,我看你,真是“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北宋/李子仪《咏苍髯》)</h3> <h3>2016年小聚</h3> <h3>2016年小聚</h3> <h3>那是2017年同学会——转眼退休已多年了,这日子过得真是“稀里糊涂”。</h3> <h3>2017年,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花甲已渐行渐远,古稀也并非遥不可及(先头部队早已跨入古稀之列)。全班同学都老了,可是同学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我们不敢老。因为任重而道远,未竟的事业还需大家去发光发热……</h3> <h3>2018年同学会——开始走向古稀,有人戏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h3> <h3>2019年同学会——大家开始用“精神矍铄”“老当益壮”互相调侃了。</h3> <h3>2023年金秋同学会——疫情肆虐三年后的再次聚会,全体古稀老人欢聚一堂,说的最多的话是,你好啊?我好!你呢?我也好!紧握的手再也说不出话来……那是劫后余生的再见!那是互相庆幸的再见!那是企盼从今后安度余生的再见!</h3> <h3>文字来自网络,仅供阅读而已,绝无他意,一切顺其自然罢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