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里的典雅

沉香岁月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 平静里的典雅 》</b></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因抗疫措施的“静默”,在家静静地品读了王涣之的《二嫂帖》,其平和干净、无华自芳的气韵,让人深深为之感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 王涣之《 二嫂帖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涣之( 335—396 ),琅邪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系书圣王羲之第三子。受家庭熏陶,王涣之自幼学习书法,其行草书尤为见长。北宋·黄伯思曾在《东观余论》中评价王羲之几个儿子的书法曰:“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可见,王涣之的字与其父王羲之的字形似貌合、最为相像。王涣之一生低调、晚年隐居,虽出身望族世家、满门仕宦,自己却一介布衣、享受寂寞,每云:“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其归趣如此,故尔他的书法远离躁气俗意,平和之气中,散发着清雅的韵味。353年,王涣之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从中可以窥见其淡泊的人生态度,这种淡泊已然深深融入在他的笔墨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静品王涣之的《二嫂帖》,我们可以体察到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p><p class="ql-block"> ✧︎ 纯正的中锋用笔,干净的妍美气韵。中锋一般多呈平正、端庄之意,表现的是一种有节制的美感。《二嫂帖》取笔中锋,一笔一画,不奇不异,即能得势,并非易事。正如清初·傅山《霜红龛集·家训》所言:“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生奇,归于大巧若拙已矣!” 观帖中 “故常” “之等” “上下” 等几处连接,恰系正宗的祖传笔触,虽张扬之意呼之欲出,却十分讲究分寸,适度而止,留下余韵。王涣之几乎用笔笔中锋,获得一种干净之美,没有多余,没有尘隙,完全可以说:得父书貌、妍美不减其色。</p><p class="ql-block"> ✧︎ 着笔轻巧,韵味淡雅。《二嫂帖》运笔轻巧,却营造出了一种平和淡雅的书韵。帖中三个 “等” 字,用笔均轻,第一个 “等” 字,第二笔的一点轻轻一挑,气韵顿现、雅意十足。清代·唐岱《绘事发微》中曾云:“六法中原以气䪨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 是说笔中有气,方能书中有韵。王涣之如此着笔,不禁让人联想到他低调的人生,淡泊滋润了他清雅的书韵。</p> <p class="ql-block">  ✧︎ 均衡的运笔速度,静稳的中庸气息。细观此帖,可以感受到书者运笔集点成线的过程、不是一挥而就完成,而是笔锋缓缓从纸面上走过的同时,水墨均匀的渗入纸面。由于行笔速度的把控有度,《二嫂帖》不是依靠实际连接来展示,而是更多通过意连来表达;也不寻求局部的突出,而是通篇一致的呈现;更没有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书写中自然而成。帖中唯一的巨大反差由 “反” 字制造,与周边字有线条粗细对比,有字形之别,有笔画多少相异,但这种 “矛盾”,不夸张更不显突兀,不但保留了 “中庸” 的理念,甚至起到了全篇 “压舱石” 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 右高左低的字态,生动气韵的动势。字的结体中参差、起伏、向背、顿挫等节奏的变化,通过呼应、离合、折搭、藏露等表现形态,体现着书法高雅的艺术性。王涣之在《二嫂帖》中所表现的正是中国书法强调的相对平衡,于不平中求平、于不直中求直、于参差中求齐,从而丰富了书法在形式美中的表现手法。如帖中同字处理的两个 “患” 字,一个楷书、一个草书;两个 “常” 字,前一个静态、后一个动势。特别是全帖中的字,总体呈右高左低之势,但两个 “嫂” 字中的第二个,突然左边明显拉高,既区别于第一个 “嫂” 字 ,又与整体形成反差,一举数得、平添优雅,成为帖中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 合理的黑白比例、匀称的字里间距、简朴的谋篇布局。《二嫂帖》的章法,风格不求奇峻,崇尚简朴,正如唐代·欧阳询在《用笔论》中所云:“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掃撩。” 《二嫂帖》 的章法构成,黑白比例合理、行距不远不近;轴线居中,字体稍有摇曳;特别是部分字体姿态,体现了从静止的字、到完成的字、再到动态字的过程,其挥运之时,充分蕴含着书家创作时的状态和心境。且字与字间看似不连,却又相互呼应,构建了简朴清朗而浑然一体的章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静观《二嫂帖》,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玄虚的错综,安静、优雅,恰若一束茉莉,虽不艳丽、却清香远溢。王涣之,不愧为一位让人敬仰的书法大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