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给我的思考

吴红梅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目前我们的轻重度抑郁人口大约9500万,其中一半是学生。2022年仅这一年在我所知的亲人朋友范围内就有三个青少年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血的教训值得每个教育者反思,不应该只当是别人的事说一下,“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p><p class="ql-block"> 悲剧追其原因也许有这样或那样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作为教育者的我只想站在教育的角度来审视:一切教育的失败源自于教育理念的缺失或者是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位。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责任让孩子找到生命的价值感?有没有让孩子看到生命的无限?有没有给生命以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用了10多年在未知的领域进行教育探索,并在这10年里对教育已知领域的实践,发现重要的并可以轻松解决很多问题的教育三要素。</p><p class="ql-block"> 第一要素:教育时机。人的童年期十三年,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具备这么长的幼稚童年期,人具备这么长的十三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大自然让我们人类有足够长的学习时期。这十三年里0到3岁,人的脑神经构建完成百分之六十,3到7岁构建完成百分之八十,7到13岁构建完成百分之百。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三岁自我意识基本固化,幼稚期该做的教育做到位了事半功倍,没做到位十三岁以后再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时过而学,则勤苦而难成”!该教育的年龄做什么教育?这就得了解教育的第二个要素。</p><p class="ql-block"> 第二要素:教育内容。为了应付考试,小明小红的故事伴随了孩子们小学六年,而其中到底有多少营养价值?胡适11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看不带标点符号的《资治通鉴》,张爱玲7岁能写小说,画家蔡志忠三岁就开始思考人生终极问题:我是谁?这些看起来聪慧过人的人物是不是就真的天生聪慧?他们只是在很小的时候所接触的教育内容不同于普通而已,他们生命的底色从小的就是伟大人物给他们描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很多教育者错误地认为,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年龄,他懂的内容才可以教,不懂的要等到他懂了才可以教。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错误与偏见。数学物理化学类学科确实得循序渐进懂了后才可以教,而还有一类学科,比如语言,音乐,美术类学科不必懂了后再教,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不管他懂不懂,赶紧种下去,长期熏陶,有教他生命里就存有了,小的时候只需要慢慢酝酿熏陶储存,等长大发酵后威力不可限量,为成为大智大慧的大人物提供必不可少的营养。</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素:教育方法。选择的教育内容既然可以是很多人不懂的至高至善至美的经典,方法只有一个——反复多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聪明的孩子次数少能掌握,笨点的孩子训练多次又何妨?《论语》反复读,能理解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认为这孩子就可以非常了不起了,有多少人读了十几年书后讨厌书,撕毁书的?反复中熟练,熟练后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内在动力,有内在动力不就是那股热情劲他愉悦的情绪推动的吗?</p><p class="ql-block"> 教育在如今的我看来,把握了核心后是一件顺其自然,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有乐趣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