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壳 大世界

聿之 🇨🇳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吃海鲜,更喜欢那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贝壳,带着对贝壳的好奇心,我来到青岛贝壳博物馆,欣赏大自然的美。</p> <p class="ql-block">贝壳博物馆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博物馆。馆内主要由贝壳标本展示区、贝壳观赏区、儿童互动区、科普区。馆内有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五个纲、262科、4260余种贝壳(海螺)标本和130余种贝类化石。在这里既有直径一米号称"海贝之王"的大砗磲,也有需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沙贝。</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我立刻被那色彩斑斓的贝壳所吸引,看得眼花缭乱,如果没有讲解员的现场讲解,我们还真看不懂其中的奥妙。通过讲解,我对贝壳有了进一步了解。贝壳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壳,是由软体动物的一种特殊腺细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贝壳类动物又叫作软体类动物,它们诞生进化的历史远远早于我们人类,它们早在恐龙时代之前,就已在地球上安家落户,成为大海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鹦鹉螺。鹦鹉螺是一个比恐龙还要古老的物种,鹦鹉螺家族在世界上存活了5亿年之久,至今还生活在我们的海洋里,鹦鹉螺整个贝壳的造型与鹦鹉嘴极为相似,因此得名“鹦鹉螺”。</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通过一只切开的鹦鹉螺贝壳,向我们全面展示了鹦鹉螺。鹦鹉螺切面呈现出优美的对数螺线,使鹦鹉螺在美丽的外表下又增添些许大自然的神秘色彩。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均衡对称的美感,它们仿佛天然的工艺设计师、优秀的建筑工人,把小窝构建得如此美好、如此坚固。通过切开的鹦鹉螺,科学家发现“对数螺线”与黄金分割有着密切的关系。贝类的这些成长方式是以各种黄金分割比例形成的对数螺旋线,它们被认为是完美生长方式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每只贝壳的螺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贝壳一旦形成,其形态将会在原有螺旋形态上不断延伸变大,而整体形状将延续其最初的螺旋形状。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贝壳有左右螺旋现象,根据贝壳螺线生长的原理,塔尖向下,螺旋上升。以贝壳的螺塔为生长原点,将手指指向螺壳生长的方向,大拇指指向顺着螺口的方向,如果海螺的形态符合右手握姿则可判定为右旋,符合左手握姿,则就可判定为左旋。以后见到贝类时,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判定一下左右旋。</p> <p class="ql-block">贝壳不仅是海洋生物的代表,其中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知识,从阿基米德螺旋到斐波那契黄金螺旋,从螺旋星系到螺旋指纹,从螺旋运动到螺旋上升,涵盖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建筑、美学、数学、哲学等近24个学科。</p> <p class="ql-block">一些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相类似的功能,超越了人类自身在此方面的技术设计方案。植物和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完全适应自然而且接近完美。仿生学在生物学和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且对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帮助。通过再现生物学的原理,不仅找到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而且也完全适应了自然的需要。通过对贝壳的研究,人们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出了很多物品,最著名的是受鹦鹉螺的启发造出了潜水艇,最普遍的是我们常用的螺丝钉,还有陶瓷以及很多仿生贝壳材料等。</p> <p class="ql-block">古人在钱币出现之前,曾经用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使用天然贝币的国家之一。后来汉字出现了,因此与钱有关的字多数都是“贝”字旁,博物馆中用四种字体展示了贝字族谱。</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了解海洋贝类,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