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追寻红色记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传承红色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学习党的二十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红色故事我来讲! </span></p><p class="ql-block"> <b>市场沟小学《德育微课堂》——学习党的二十大 红色故事我来讲专栏节目,邀您一起来分享!</b></p> <p class="ql-block"><b>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b></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欢迎走进宝塔区市场沟小学《德育微课堂》,我是本期主讲人五一班的孙梦轩,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 <b style="color:rgb(1, 1, 1);">“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 ” 学习党的二十大 红色故事我来讲(第2期)。</b></p> <p class="ql-block"> 翻开一段党史,</p><p class="ql-block"> 走进一位人物,</p><p class="ql-block"> 倾听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感悟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b> 今天让我们一起</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到延安去》</b><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到延安去!那里有救亡图存的希望!</b></p><p class="ql-block">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西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却成为无数中国先进青年心中的圣地。延安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们偏向荆棘而行,不惜向死而生?这些青年中有的还出身富贵世家,过着优渥的生活。到延安去!那里有救亡图存的希望!那时的中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华儿女满目皆是山河沦陷的痛楚。“祖国在受难,同胞在流血,炎黄子孙岂能袖手旁观?”</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及其取得的辉煌战果,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不断退让的所作所为及其恶劣后果,形成了鲜明对比。“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很多民主人士感叹:“抗日救亡的希望在延安。”要抗日,要寻求民族独立,就应该跟共产党走,这正是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到延安去!那里的人民是自己的主人!</b></p><p class="ql-block"> 美军观察组曾在延安看到:“领导人轻松地在他们的人民当中走来走去”“士兵和军官在轻松的同志式友爱气氛中,相互谈天和开玩笑”。在延安还能看到这样的特殊画面:敦厚朴实的农民们手中攥着黄豆,信任谁,就把豆子放在谁背后的碗里,豆子就是一张选票。没有文化的农民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民主权利,寻回了他们几乎忘却的自尊。</p> <p class="ql-block">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一个冬日清晨,一位农民见到红日喷薄而出、霞光满天,心中顿觉“毛主席不就像这太阳吗”,于是放开喉咙唱起来,一首《东方红》随之传遍大江南北。这是从人民心头自发流淌出的歌声。到延安去!那里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当美国记者斯诺走进延安,透过毛泽东居住的简陋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穿的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看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矢志奋斗的坚强意志,盛赞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爱国华侨陈嘉庚不禁感慨延安“吏治之清廉,民心之归向”,并由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窑洞的物质生活十分清苦,但却是一个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学校,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当他们用原始的纺车和锄头支撑着民族抗战时,也没有忘记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追求。正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下大量光辉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散发出更加璀璨的真理之光。</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到延安去!那里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低矮的窑洞里,建立起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革命老人徐特立为此写道:“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还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曾经留学巴黎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的伟大经典。</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延安的印度友人爱德华大夫看到奔赴延安的川流不息的青年人曾赞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其实,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延安精神,是一种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延安精神,他每次到延安都充满崇敬和激动,作出过多次重要阐释和论述。2020年4月23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说:“党中央在延安13年,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到延安去,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b></p><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过四五天,10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圣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和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 红色故事温暖你我,</p><p class="ql-block"> 红色精神指引我们一路向前...... </p> <p class="ql-block"> 本期《德育微课堂》——“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 ”学习党的二十大 红色故事我来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分享,我们下期再见!</p> <p class="ql-block"> 图片提供:孙妮妮</p><p class="ql-block"> 平台编辑:王贝贝</p><p class="ql-block"> 审 核:杨姗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