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凡蒙训,须讲究

赵星翰

<p class="ql-block">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p><p class="ql-block">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p><p class="ql-block">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p><p class="ql-block">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p><p class="ql-block">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p><p class="ql-block">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p><p class="ql-block">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古代人是怎么学的的,首先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必须讲解得清楚明白,要详细地解释文中字词的意思。这句话很好理解,如果不清楚文中字词的意思,咱们就没法了解文章的意思了。你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是尽量把每个字词的意思说解给大家听,这就是遵循了古人“详训诂”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明句读”的意思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在哪里停顿断句。这是因为古时候文章里没有标点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的学习的次序,也就是说先学什么、后学什么。</p><p class="ql-block">“为学者”指求学读书的人,咱们都是“为学者”。因为求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儿。“必有初”指一定要先打好基础。“小学终”中的“小学”可不是指你们现在上的小学。古代儿童入学,先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学完这些了,就要学“四书”了。“四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具体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p><p class="ql-block">谁来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读书求学的人,一定要先打好基础,把小学的知识学好了,才能开始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部儒家经典。</p><p class="ql-block"> 后边的四句话就分别介绍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咱们先看《论语》。</p><p class="ql-block"> 《论语》的作者是谁呢?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意思是:《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有益的思想和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p><p class="ql-block"> 《论语》说完了,我们接着说《孟子》,这部儒家经典的作者是谁呢?讲了哪些内容呢?</p><p class="ql-block"> 一般认为《孟子》是由孟子本人及其弟子万章等编写的,现存七篇。这本书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的内容注重谈论道德修养、阐述仁义思想。</p><p class="ql-block"> 咱们再来了解一下孟子这个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yú),是孔子的孙子孔伋(jí)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共有七篇,主要内容是谈论道德修养、阐述仁义思想。</p><p class="ql-block"> 咱们继续讲解《中庸》,创作《中庸》这部书的人是“子思”,“子思”是谁呢?(“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孟子是孔伋(jí)的再传弟子。《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从南宋时期开始单独刊印,写作《中庸》的人是子思,中庸指不偏向任何一方,平和不改变。</p><p class="ql-block"> 中庸说完了,我们来《大学》,《大学》原本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从南宋时期开始单独刊印,编入“四书”。主要内容,从修身养性、管理家庭开始,一直讲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