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数学宝宝做游戏—实验小学幼儿园小三班

2020级2班 匡家怡

<p class="ql-block">  幼儿数学“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下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将数学内容还原于生活,帮助幼儿探究和寻找规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积极创设了良好的生活情境,从晨间来园、整理衣服、进餐、上下楼梯等活动中进行数学内容的渗透。</p> <p class="ql-block">一、我来了 🏃‍♀️ </p><p class="ql-block"> 早上来园时,幼儿将自己的照片粘到对应的桌号上,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让幼儿数一数自己的组里今天来了几个小朋友,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将代表每一天的小棒放置到对应的袋子里,帮助孩子学习计数和统计。</p> <p class="ql-block">  孩子数一数本周来了几天,感受数与量的对应。</p> <p class="ql-block">  二、口罩的家😷</p><p class="ql-block"> 早上来园,幼儿可以通过放口罩感受以自我为中心上、下、前、后等相对性。</p> <p class="ql-block">三、挂衣服👔</p><p class="ql-block"> 幼儿通过男生女生的照片,一一对应找到自己挂衣服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四、补水站💦</p><p class="ql-block"> 每喝完一杯水在自己照片对应的位置套一根小皮筋,帮助幼儿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喝水时记录自己的饮水量练习计数。</p> <p class="ql-block">五、小小气象站☁️</p><p class="ql-block"> 将自然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锻炼幼儿的观察及统计能力,小班幼儿无法认知较大的数字,通过翻页让孩子感知一天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六、离园</p><p class="ql-block"> 一周结束后幼儿将小棒放回对应的袋子里,孩子从中认识颜色,感知颜色一一对应。</p> <p class="ql-block">  在离园前,我们会对孩子一天的喝水量和来了几天计数,并对喝水量达标和一周出勤5天的孩子进行奖励。</p> <p class="ql-block">七、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 为了数学更好的回归幼儿生活,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一些实践小任务,如:回家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符号、数学小故事,早晨起床,数一数今天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请孩子分餐具,每人一个碗、一只汤勺、一双筷子,教幼儿了解“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菜市场买了水果回家,可招呼幼儿:“快来数一数,一共买了几个?打扫卫生,请孩子整理鞋柜,爸爸的鞋放第一层,妈妈的鞋放第二层,宝宝的鞋放第三层,让孩子对序数有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多种活动让“无形”的数学自然的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生活中,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使得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思维的训练变得水到渠成。</p>

幼儿

数学

孩子

数一数

一一对应

对应

来园

鞋放

感知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