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十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

商子

<p class="ql-block">  1991年8月底,与肿瘤防办杨志学主任、医院病理科吴超群主任同行,赴北京参加亚太地区抗癌组织联盟(APFOCC)召开的第十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在国内召开,所以没有语言障碍,论文能在小组会上宣读,令人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为第11届亚运会专门新建的亚运村国际会议大厅报到,住在亚运村运动员公寓的R座401房间。一年前刚刚开完亚运会,公寓的房屋据说要做为商品房出售,维护的比较完好,但毕竟不是酒店,只有寥寥无几的服务人员,更像是大学的学生宿舍,没有空调,临时给房间配备了电风扇,仍然闷热难耐。参加会议的外宾,还有国内的肿瘤界的头面人物都住在旁边的“五洲大酒店”,两相比较真是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杨志学主任和我在会议开幕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  亚运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为办好亚运会,北京历时4年,据说投资20多个亿,专门新建了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亚运村等配套设施,参观亚运场馆就成了北京人借机发财的机会,在会场周围,各种“一日游”忽悠外地人参加,我们也禁不住诱惑,跟团转了一天。这些场馆亚运会结束后基本闲置,许多地方建筑、设施(座椅、楼梯等)都已出现破损、开裂失修,一派颓败的景象,看着一点也不让人精神振奋。</p> <p class="ql-block">  会议开幕式安排在晚上6点30分,7点在亚运村升旗广场举行冷餐招待会,晚宴开始前的场面非常宏大,摆盘也很漂亮,冷盘、主菜、主食、饮料、甜点、水果都非常丰富,服务人员彬彬有礼,只是,安排千余人同时开始的自助餐本来就不合理,参会人员虽然都是西装革履,却并不文明礼貌,熙熙攘攘,争争抢抢,为了座位甚至恶语相向,餐盘里许多残羹剩饭,场面让人大跌眼镜,唏嘘不已。有了开幕式的教训,闭幕式告别宴会就改为桌饭,简单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23日下午,我在小组会第一个发言,题目是“小儿肝母细胞瘤”,虽然会议安排有口译人员,但自己英文水平太差,仍然是揣揣不安。只有10分钟时间,大概属于比较少见的疾病,国外同道没有人提问,只有上海儿科研究所一位医生提问病理诊断问题,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小组会发言的老外在门口签到桌上都摆着一本自己带来的精美签名册,请参会人员用本国文字签名,留下联系方式,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参会的外宾基本上都是自费,一本有许多国家医生听讲,不同文字的签名册说明国外同道认可他的研究成果,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和炫耀的资本。</p> <p class="ql-block">(左一吴超群主任,左三包家驹教授)</p> <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台湾长庚医院包家驹教授拿着会议通讯录找到我,他希望能够在大陆西北偏远地区就宫颈癌的病因研究和医院合作。由于省肿瘤防办在略阳县有宫颈癌科研课题,有基层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大量资料,在征得杨志学主任同意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年底,包家驹教授专程来西安,约请杨志学主任,陈鹏飞所长、病理科吴超群、检验科洪兴稼主任和我一起洽谈课题合作事宜,他还应邀在医院做学术报告。妇科肿瘤和我的专业无关,但是我非常希望通过合作了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所以也比较积极的参加。后来,由于提供病理标本出关涉及审批等问题无法解决,合作未能成功,十分惋惜。几年后,包家驹教授还给我寄来一份刊登有他研究成果文章的杂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