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承德的第二天,一改阴霾浑浊的天气,秋高气爽之际,心情也好了很多。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一样,都是第一次来。听说有个四大部洲和北京颐和园后山的是同一个图纸;另有个看点,就是有和西藏布达拉宫非常相像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周围的喇嘛教寺庙群是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的,以供边疆少数民族的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共12座,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 。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汉式和汉藏结合式三种,它们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承德有八座寺庙归清政府理藩院管理,并在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还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承德外八庙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反映出清代前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外八庙作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4年12月,“外八庙”与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是清朝的国教,而蒙古及西北各民族也又多信奉藏传佛教。所以这里藏传佛教寺庙居多,外八庙即为来承德朝见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观瞻居住而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初年,中国藏传佛教在中国蒙和藏地区(包括青海和新疆)势力强大,教徒信仰极其虔诚,佛经教义是蒙和藏人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地方政权,经济上汇聚着大量的财富,文化上掌握着经堂与教院。清政权为加强对北疆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了怀柔政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宁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一般汉族寺庙形式,后部是以大乘阁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下两图为网络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康熙47年(1708年),皇帝每一年秋弥前后均要在避暑山庄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也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和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功能上与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四大部洲的确与颐和园的四大部洲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从外形上看,避暑山庄内建筑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皇家宫殿,还是游玩欣赏的亭和轩、榭、阁,全部采用青砖灰瓦,显示出一种古朴自然风格;而在其周围建造的“外八庙”,则采用了彩色琉璃瓦,有一些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景象,这与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了普陀宗乘之庙,山门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白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券门,券门上有一层盲窗。白台上四周砌雉碟,中央是清式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亭是入山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砖拱结构,平面为方形,三开间。碑亭内立有三通石碑:中央为乾隆三十六年御制《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御制诗一首;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塔门,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砖砌筑。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三十二年建普陀宗乘之庙,作为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寿辰时蒙古和土尔扈特王公进贡朝贺之所,俗称“小布达拉宫”,西藏达赖喇嘛到热河觐见时多居此处。普陀宗乘之庙仿藏式建筑修造,依山就势,自由布置了众多的红白台和塔门,最后为高25米的大红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各楼覆盖绿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拱。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后额为“莲界庄严”,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上还有石象一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须弥福寿之庙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王朝兴建这些寺庙,是为了顺应蒙、藏等少数民族信奉喇嘛教的习俗,“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通过“深仁厚泽”来“柔远能迩”,以达到清王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如普宁寺仿西藏扎囊桑鸢寺、安远庙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普陀宗乘之庙仿拉萨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这些寺庙的建筑形制不仅应用了琉璃瓦顶、方亭、牌楼、彩画等汉族建筑传统手法,同时也应用了红白高台、群楼、梯形窗、喇嘛塔、镏金铜瓦等藏族、蒙古族的建筑手法,建筑形式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红台在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为整个寺庙的主殿。它在大红台群楼空井正中,是一座正方形七进间大殿,四角稍间收进一半,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四条屋脊饰有波状鎏金瓦,藏式法铃宝顶,殿顶使用头等金叶14000多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数寺院建筑依山建造,在布局上运用了一些特殊手法。例如将轴线对称式和自由式布局结合在一起,巧妙利用地形来解决平面高差问题,叠置人工假山来增加空间趣味等。在平面比例关系上多次运用相似比例图形和矩形的构图,以获得和谐感。</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14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