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父亲的一个手迹,我和先生于10月30日父亲103周年诞辰日,专程前往苏州的沧浪亭。几十年前,父亲曾在那里抄录过御碑亭里康熙题写的诗句与对联。</p> <p class="ql-block"> 膏雨足时农户喜,县花明处长官清(<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侧对联)</span></p><p class="ql-block"> 曾记临吴十二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黎困,勉尔勤箴官吏贤(<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间诗句)</span></p><p class="ql-block"> 经查证,这是康熙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江南之后十二年(1719),写下赐给他心目中的好官江苏巡抚吴存礼的。表达了他常常记挂百姓的心情和对官员要居官廉洁的希望。联中的“农户喜”和“长官清”,是康熙一生的治国目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去那里是想体会父亲当年游览此园和抄录诗联的心情。父亲一定是因为大加赞赏才站在2月的寒风中完整抄录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天站在御碑亭前,我的脑际一直萦绕着:“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逢;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这也许是父亲离世几年后,远离家乡的我走近他、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p> <p class="ql-block"> 此行让我想起了许多父亲与我们谈及诗词典故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酷爱读书,尤喜文史哲。小时候,他的枕边案头常常放着《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和《鲁迅全集》等书籍。家中的书架和几个木箱里,更是放满了他的厚卷薄册。很多诗词典故印在了他的脑子里,融化在他的血液中,常常见景生情,信手拈来……</p><p class="ql-block"> 晚年老父认真看书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父亲喜欢喝点酒,喝到高兴时,会讲些与酒相关的笑话或诗文。记得我们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倒酒剩下最后几滴,边往杯里点边说: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我们敬仰地看着他。他停顿一下接着说: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随后,父亲慢悠悠地给我们讲,这是传说中乾隆宴见词臣时出的上联,由精于对联的大臣彭元瑞即兴对的下联。 父亲给我们解释说:上联 冰字的旧体写法偏旁是一点水即“氷”,冷字是两点水,酒字是三点水;下联丁字的部首是百字的字头,香字起笔是千字,而“万”字的繁体字“萬”为草头即花字的字头。</p> <p class="ql-block"> 讲完父亲赞叹道:这是一副令人叫绝的好联:酒对花,偏旁一二三点,对部首百千万头,意思好,对仗工整,关键是即席对出,相当不易。当时知识有限的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那天父亲用带个豁口的酒壶倒酒的情景和讲对联时的神态甚至动作,都深深地印在我们年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兄妹六人给老父敬酒</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暑假,我和大学好友孙英去江浙沪游玩。回家后谈起那次旅行,父亲问我:在杭州都去了哪些地方?浅浅地读过了几首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得意地说:去看了苏轼笔下晴方好、雨亦奇的西子湖;到了杨万里送林子方的“净慈寺”;去孤山寺北找了“贾亭”;还去岳庙祭拜了武穆英灵。我告诉父亲,我还抄写了许多对联,其中有一副岳庙里的: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父亲听了一时没做声响。我拿出了和同学在杭州拍的照片给父亲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看到上图我和同学在孤山和岳庙拍的照片后,他用询问的语气和我说:“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以我当时读的书和阅历,我不知父亲所云典出何处?!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他要我拿出纸和笔,给我写了下来(如图)。</p><p class="ql-block"> 最上一行和下面两行及中间的鲁迅和坟字是我的字,其中还有一个错别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增”。</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告诉我这是鲁迅劝阻郁达夫迁居杭州的诗句。他还讲解到,这两句诗对仗十分工整,坟坛冷落对梅鹤凄凉,将军岳对处士林。里面的字还可以颠倒过来读:岳将军坟坛冷落;林处士梅鹤凄凉。并且两个人物的姓一个是山(岳),一个是树(林),非常好,既巧合又巧妙。父亲除了给我讲解鲁迅那首诗的背景和意思,还顺便给我讲了林逋(和靖) 远离朝野在孤山种梅养鹤即“梅妻鹤子”的故事。那时年轻气盛阅历浅的我读不出深意,年纪大了每念及此,总想知道父亲说起这首诗,提起林和靖时的心情。话说当时我只看到了西湖及其四周的表面,而没去过杭州的父亲所了解的,是我绕西湖几圈都看不到的。回过头来想,父亲给我写下的不只是两句诗这么简单,而是隐含着读书与走路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是那个假期回家后与父母亲及妹妹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9年春天,父母去沈阳家中与我们小住。某日带他们去郊外,父亲站在绿岛森林公园的水边路旁,看看近处,又迷缝着眼睛望向远方,再由远及近两三个来回。我看看他,又看看远方,没发现什么。于是问:你在看什么?父亲看着我说:草色遥看近却无啊!我恍然,那新发小草破土而出似有似无的情景,让父亲想起了韩愈的诗句。我那时还年轻,内心装着的都是工作和生活琐事,心没那么静,更没有父亲感知自然变化的那份敏感和美好。尽管我接下来说出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但与父亲的感受应该是不同的。正所谓:有的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会被淋湿。现在年纪大了,能体会到父亲感受“又是一年芳草绿”的心境了,可父亲早已转身离去。</p> <p class="ql-block"> 这是那天的美好画面。父亲辨认指看的不是我们身旁的人工草坪,而是恣意生长的野草。</p> <p class="ql-block"> 父亲应该是比较推崇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除了上面提到的韩诗,他还给我讲过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的事。讲韩愈的直言,讲韩愈的倔强,讲韩愈治潮八月驱鳄释奴,劝农兴学,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特别是谈及和讲解了韩愈写给侄孙韩湘那首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父亲讲的诗句和历史深入我心,2020年9月,专程去潮州参观了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p><p class="ql-block"> 拜谒了百代文宗</p> <p class="ql-block"> 看了韩山韩水。至今,父亲仍在影响着我!</p> <p class="ql-block"> 长年在父亲身旁照料父亲的姐姐和外甥女,更是讲过父亲给她们讲解苏轼的《赤壁赋》、背诵观物写情、内涵深刻的滇池天下第一长联等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近180字的</span>长联,当年年事已高的老父仍能记诵,令在场和身处远方的晚辈钦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父亲有时忧心忡忡,操的心也多了起来。2004年回去探家,见他过去的书籍几经折腾多已散落,便去书店给他新买了本《唐诗三百首》。还留言劝他乐观豁达, 多想开心事,少操烦恼心。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那本书已经被他翻烂,他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中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一次,我给父亲讲了个幽默的挽联,是清代刘咸荥悼老友方旭的:五老中惟余二人,悲君又去;九泉下若逢三子,说我就来!相传方旭等人与作者过从甚密,被称作“四川五老”。五人相偕共度晚年,但时不留人,相继有三人去世,待方旭又驾鹤仙归时,刘咸荥撰联以挽。父亲听后赞叹作者诙谐幽默,既情真意切又胸襟坦荡,视死如归。</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长寿老人,年过九旬后,比他年长者大多离世,同龄人也所剩不多。2010年春节探家,心中“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的父亲,和我讲起了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当他讲到“访旧半为鬼,惊呼热衷肠”时,我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接着我们父女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往下背,直至“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当时,我还不能完全体会父亲的心情,后来一些好友、同窗开始离世,想起父亲给我讲那首诗的内容和情形,感慨万千。想如今与父亲早已不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而是阴阳相隔,生死茫茫时,内心空空荡荡。</p> <p class="ql-block"> 除了诗词,父亲腹中的故事和典故亦多多,常常讲的特合时宜,或引人深思或逗人发笑。</p><p class="ql-block"> 1984年,我在银行教育部门工作时,一次去凤城县行监考,顺便回到了家。父亲知我回来缘由后给我讲了个传说故事:古时候一考官考前去拜望恩师,恩师同他坐在一条板凳上,恩师打屁时将身子向前一歪,他以为老师有要事相告,便问:“恩师要说什么吗?” 恩师对他轻轻说:“下气通。”考场上考官发现一个叫夏其通的学生便录为状元,录后报与恩师。并说恩师所点已经录用。恩师莫名其妙,考官将那日的情况复述一遍,恩师说他说的下气通是放了个屁……。</p><p class="ql-block"> 次日我去监考,不知是受父亲所讲故事影响,抑或是因刚参加工作不久,做事太过认真(可能二者皆有),那天我把个银行职工内部考试监管得严比高考。后来县行的同事与我熟悉了,多人多次与我提过此事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沈阳生活时,父母和婆婆多次同来我家。婆婆有七个儿女,她常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惦记这个,念叨那个。父亲便给婆婆讲故事,开导她如何保持好心情。其中一个故事是:一个小村庄有位老太有两个儿子,老大靠卖伞维持生计,老二靠卖盐过活。老太太一到晴天就发愁大儿子的伞不好卖;到了雨天,她又发愁二儿子的盐没法晒。但天气就是变化多端的,于是老太太天天都在发愁。有天有人这样开导她:“天下雨,你应该高兴,这样老大的伞就好卖了;天晴了,你也应该高兴,这样老二就能晒盐了。”老太太在听过这话之后,觉得还真是这样,同样的事,反过来想便不发愁了……。那天下班,婆婆高兴地跟我说,大哥(指我父亲)真会劝人,讲的又热闹又在理儿。</p><p class="ql-block"> 这是父母和婆婆同在我家生活的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 女儿5~6岁时,我曾带她去照相馆拍了一张坐秋千的照片。取出后觉得挺好看,我自己也去拍了一张。父亲事先看过女儿的照片,待看到我拍的之后说,你这是“东施效颦”啊!说得我翻眼撇嘴,跟他做了个鬼脸。不过父亲的提示我记下了,后来模仿什么变得谨慎了。</p><p class="ql-block"> 话说就是下面这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据大姐回忆,他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后,有时吃过晚饭会搞点娱乐活动,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打牌。有一天父亲知道大姐姐夫在邻居家打扑克,怕结束晚了影响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想去劝阻又怕宾主面子上都挂不住,遂让外孙(二姐的儿子)递去纸条,上书:适可而止吧!姐姐们看到字条那真是见字如面,马上散伙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个“适可而止”变成了我们姐妹间的文化锁链,一想劝谁什么事差不多了,就说适可而止吧,然后说者和听者都会心一笑,有时还会放声大笑,再后便是一通对父亲的追忆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这怀念,是痛苦,是幸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