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婉莹

<p class="ql-block">《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p><p class="ql-block">《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的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9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p><p class="ql-block">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p><p class="ql-block">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以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p> <p class="ql-block">【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p><p class="ql-block">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p><p class="ql-block">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p><p class="ql-block">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诺克斯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p><p class="ql-block">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诺克斯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作品主题】</p><p class="ql-block">《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p><p class="ql-block">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是艾伯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艾伯特•诺克斯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种赋予,要使生命对个人产生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p><p class="ql-block">哲学特立独行,置身于其他学科之外,因为实际上贾德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p><p class="ql-block">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答案,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是简单的。</p><p class="ql-block">《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p><p class="ql-block">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p><p class="ql-block">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p><p class="ql-block">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的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p><p class="ql-block">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我将书中的西方哲学思想脉络,向朋友们作个简介。为了便于理解,我顺带比较一下中国古代哲学。</p><p class="ql-block"><b><i>神话回答了哲学的根本问题</i></b></p><p class="ql-block">在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人类祖先通过口口相传,来记叙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这其中大部分是神话。后人通过研究发现,神话丝毫不是乱话、不是胡说八道,而是一个民族对世界最早最原始的认识,是一个民族最初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与这个民族后来的发展一脉相承,是其民族文化、民族个性、社会制度最初的源头和最原始的土壤。</p><p class="ql-block">从哲学上看,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回答的就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我(民族)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们来看看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p><p class="ql-block">古希腊有非常多的神。天空大地海洋、风雨雷电、山水虫鱼,万事万物,无不有神,神灵主宰一切。这种多神信仰,说明古希腊人思想的多元化、思路开阔,对自然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古希腊各行各业都有神,如,有庄稼神、商业神、旅游神、花神、酒神、战神、航海神等等。各行各业都有“神助”,神与神相互竞争,激发人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业热情,民族的性格崇尚竞争、崇尚创新、充满活力,所以,古希腊的经济非常发达。同时,因为崇尚竞争,古希腊各地区、各城邦争斗非常激烈,政治和社会稳定性差。</p><p class="ql-block">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有很多神,如,爱神、智慧神、戏剧神、青春神、音乐神、嫉妒神等等,使得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民族性格热情奔放、率真浪漫,创造出灿烂的文学艺术。</p><p class="ql-block">神还进入道德领域,有善良的神,有邪恶的神,还有集善恶于一身的神。说明他们认为人性是复杂的,是善恶交织的,人性不是单纯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需要人们去思考、探索、甄别。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古希腊设计出与人性相契合的社会制度——保障自由、张扬个性、鼓励科学和艺术、尊重私权、限制公权。</p> <p class="ql-block"><b><i>炎黄子孙为什么温和内向?</i></b></p><p class="ql-block">神,都是人们幻想出来的,源于人们对环境和未来的恐惧和焦虑。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中游,气候温和适宜,四季更替有序,人们只要脚踏实地劳作就行了,不需要异想天开。因此,中国的远古神话呈现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一是数量很少。炎黄子孙发源的初始环境很友好、很单纯,人们不会恐惧、不会幻想,所以,精神世界产生的神灵非常之少,如盘古、神农、燧人氏、巢氏、女娲、精卫、后羿、扁鹊等,屈指可数。</p> <p class="ql-block">二是中国的神几乎都是善良的,神做的都是好事。这体现中国的祖先认为世界是单纯的、友好的,天生万物,养育人类,人类应当心怀感恩,对天地、自然、神灵应当崇拜和顺从。再加上,中国大部分神,不是产生在史前,实际上产生于西汉中期。满篇神怪的《封神演义》,直到明朝才出现。正因为产生得非常晚,中国的神都“穿上了道德的衣裳”,没有暴力恐惧的神,没有怪异复杂的神,神性单一、野性全无,个个都是圣贤楷模,神话充满道德说教。</p><p class="ql-block">三是由于神很单纯、很高尚,导致中国祖先容易接受一元化思想。</p> <p class="ql-block"><b><i>怎样看待世界?</i></b></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地处海边,天气变幻无常,经常雷电交加、惊涛骇浪。这样的环境使人恐惧、焦虑,古希腊人就把大自然当作对立面来看待,充满好奇和揣测,作为研究探索对象。最先用神话来解释世界(风雨雷电、四季更替、天灾人祸),后来演进到探索自然奥秘,寻找自然规律,这就产生了科学和哲学。</p><p class="ql-block">自然派哲学家:</p><p class="ql-block">古希腊人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有的认为是火(源于太阳的启发)组成的,有的认为是水组成的,(源于大海的启发)。有的认为是水、火、土、气组成的。(中国祖先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但没有深入研究,蜕变成阴阳五行的“占卜术”)。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原子”组成的,成为科学源头。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现代计算机发明证明了这一点,任何信息都转换成数字才能传输、任何物质都可以“数控”。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自然哲学派时期。</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泰利斯(公元前六世纪)怎样测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先测量自己的身高和影子的长度,当身高和影长相等时,就去丈量金字塔的影长,这时的影长就是塔的高度。欧几里德创立了完整的几何学,至今还是世界通用教材。</p><p class="ql-block">赫拉克里特斯(约公元前540——前480)认为,世上一定有一个“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发生的每一件事,普遍的理性或者普遍法则,(相当于老子说的“道”),是人人具有的。这就是“理性”一词的来源,促使人们努力探索发现自然规律,并遵循和利用规律,这就是科学精神。</p><p class="ql-block">从以上简述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把自然界与人类分开,当作研究对象,不断探索。而中国祖先,由于初始生存环境非常友好、单纯,就把自然和人类看成一体,觉得天生万物养育了人类,应当心怀感恩,应当崇拜和效法自然,于是产生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玄妙思想。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不是破解奥秘,只在于寻找做人的道理。如,道家,对宇宙作了一些思考,非常抽象笼统,最后落脚点是做人要“顺应自然”。其他思想学说,根源上都是“敬天法祖”,内容基本上是为人、处世、治国的很现实的经验和方法。所以,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其实不是后来的衰落,而是文化源头就没有科学基因。我们的祖先对油盐柴米、衣食住行之外的事,基本不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b><i>对人的最初认识</i></b></p><p class="ql-block">到苏格拉底时代,由自然派哲学转向古典哲学,即:研究人的问题。他们认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思考、体悟),实际上就是来自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积极探索,就是追求智慧、追求真理。</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他通过与人辩论、追问,来讨论真正的知识。这一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思考法则”。苏格拉底思考的问题非常广泛,而且都是开放式讨论,都有清晰的思辨过程,很少作明确的结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子与学生讨论时并未追求自然奥秘,不追求纯粹的知识,只探讨如何为人处世。而且孔子给出了标准答案,教导人们恢复“周礼”。“礼”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中国祖先致力于创建礼制,两千多年创建了包罗万象、繁琐复杂的礼制。天罗地网的礼制,使人们事事处处循规蹈矩,促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稳定。但也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和僵化,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总是简单重复过去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直到西方列强敲开中国大门,才有所改变。</p><p class="ql-block">柏拉图认为,真善美是永恒的,第一个将“真、善、美”等量齐观、并把“真”放在第一位。“真”是真相、真理。中国祖先几乎不讨论“真”、不追求“真”,对“美”也很少探讨。只追求“善”、追求“和谐”,追求“中庸”。为了和谐,甚至掩盖“真”、回避“真”,如孔子主张的“为尊者讳”,就是掩盖尊者的缺点。他的写作原则是“隐恶扬善”,“隐恶”其实就是隐瞒真相。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教化作用。</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没有“真”作基础,“善”是无根之木,容易变成伪善,脱离真相、脱离客观事实的“道德楷模”,实际上就是大话骗人,“和谐”容易沦为“面和心不和”。</p><p class="ql-block">柏拉图认为,人有躯体,也有灵魂,躯体的感官是不完美的,感知的世界是不准确的,所感知的事物,都是事物的“影子”。而灵魂的感知是完美的,能感知事物的完美——“理型”。因此,灵魂总是要挣脱身体的枷锁,去寻找完美的世界,许多事物、理想、梦想,都是灵魂挣脱束缚追求的结果。但是,大多数人满足于感官的感知,只有少数人才会运用灵魂来感知世界、“创造”世界,这些人成了杰出的人、成了不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中国祖先没有“灵魂”这一概念,直到东汉佛教传入,才有“灵魂”一说。佛教的“灵魂”与柏拉图的“灵魂”根本不同,佛教的“灵魂”是用来转世和显灵的。柏拉图的“灵魂”是用来感知世界的、用来主宰精神世界。中国祖先没有“灵魂”信仰,自然不会追求超越现实的完美理想和纯粹的精神世界,不会追求纯粹的知识和艺术,不追求身后灵魂的幸福,只关注现实利益,只追求当下的感官愉悦,导致对现世的尽情挥霍和个人利益的无限追求。正因为缺乏“灵魂不朽”的信念,人们才追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现世幸福。</p> <p class="ql-block">好句欣赏</p><p class="ql-block">1、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然而,同样的,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死去的事实。</p><p class="ql-block">2、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问某一个正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如果我们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答案一定是"温暖"。如果我们拿同样的问题问一个寂寞孤独的人,那答案可能是"他人的陪伴"了。</p><p class="ql-block">3、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