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时光,课堂在路上——记旧馆小学四年级秋季研学之旅

汤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11月15日,带着一季的绚烂,唱着欢快的小调,旧馆小学四年级全体师生开启了研学之旅……<div><br></div> 南浔古镇,如它的名字般,温柔干净。走进古镇,仿佛看到了一幅江南水乡长图画。吊桥立影,青砖白墙,房屋连排成舍,没有一点商业气息,只有原汁原味的水乡韵味。正如徐迟笔下所写:“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灵魂,水晶晶的生命,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这是呵,这里是我水晶晶的家乡! 首先,我们游览了小莲庄,秋天的小莲庄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黄的、绿的……美不胜收,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在近30亩地大小的范围里,集水榭亭轩、假山池塘、牌坊碑刻、私家庙堂等人文景观于一园。园中更是处处古木扶疏,藤萝蔓连;小桥流水,拳石玲珑。 接着,我们进入了嘉业藏书楼。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嘉业堂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清帝溥仪还赠与“钦若嘉业”九龙金匾。<div><div><div><br></div></div></div> 出了藏书楼,沿着小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了被老百姓称作“红房子”的刘氏梯号。这是一组中西式结合的建筑群,原来的主人叫做刘安泩,号悌青,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第三个儿子。总体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南、北部的中式建筑里融入了部分西方欧洲罗马式建筑。历经百年岁月,建筑却依然无恙,让人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步出刘氏梯号, 随后我们来到了广场上体验传统技艺——雕版印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众所周知,而雕版印刷作为古代典型的一种印刷形式,目前留存这项手工技艺的少之又少。<div>  我们在匠人师傅的指导下也进行了尝试。首先我们给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将薄薄的宣纸覆在它的上面,最后用鬃刷拂拭纸背,就这样字迹就留在纸上了。当我们看到那一幅苍劲有力的墨宝在自己辛勤的努力下,拓印而出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div><div><br></div>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围坐一起,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点心,仿佛在吃山珍海味,美滋滋地品尝起来……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参观了拥有“江南第一民宅”之称的张石铭旧宅。据导游讲解,这是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如今依旧透露出豪华的气息。导游风趣地讲解着:“你别小瞧这些玻璃,当时一两黄金才能买到这么一小块玻璃!”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连连感叹。</p> 告别南浔古镇,我们乘车来到了未成年人道德法治体验馆。在馆内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下,孩子们沉浸式地体验了不同的法治情景和富有童趣的法治小游戏,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或认真聆听,或埋头记录,或积极提问,或耐心观察,全身心地参与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研学中感受了家乡文化的魅力,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p>

水晶

研学

藏书楼

我们

讲解

南浔

导游

建筑

古镇

小莲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