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进,砥砺前行 ——瑶海区耿晨小数名师工作室听评课活动

合肥市幸福路小学王晓雯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老师们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掌握新思想、新方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2022年11月17日下午,瑶海区耿晨小数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相会云端,参加了区小数骨干教师联盟线上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耿晨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依托此次活动,认真观摩学习。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共享数学之美、共品数学之魂、共寻教研之魅。</p> 共享数学之美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讨活动依托两节同课异构课例,授课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分别由大通路小学刘婧老师与和蚌埠路第二小学沈松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刘婧老师从青年教师的经验出发,稳扎稳打地立足教材。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之间的联系。刘老师首先从生活中抽象出圆,再让孩子们想办法画圆,最后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的形式探究圆的本质特征。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沈松老师依托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挖掘教材。他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学会画圆,了解圆心、直径、半径以及它们的关系等概念,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了学生。</p> 共品数学之魂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成员张伟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谈论了对两节课的想法。他说到:教可以看成教师教什么,学可以看成怎么教怎么学,评就是看教和学到什么程度。两位老师都抓住了圆的本质,教“一中同长”;都是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这样的活动感受圆的特征。同样的教学思路却有不同的结果。纵观“教学评”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目标”所指引,形成一致性。刘老师的目标更关注圆的知识框架,所以讲解较多,体验就有所缺失。沈老师的目标更关注帮助学生建立探究图形知识的体系,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感受与探索,学习起来也更轻松。</p><p class="ql-block"> </p> 共寻教研之魅 <p class="ql-block">  不见高山,不量平川。最后的总评环节,工作室主持人耿晨校长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从知识本质、教材编排、学生认知特征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本节课教与学,并给出导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思路。一是聚焦“一中同长”,抓住圆的核心要素和本质;二是聚焦“化曲为直”,统领单元学习路径;三是聚焦“由表及里”,建构图形的认识的一致性。耿晨校长的精彩点评让所有老师在欣赏两节优质课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开阔了视野和思路,结合课例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评一致性”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师只有静心研修,才能与时俱进。相信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携手并肩,一定会开出更加灿烂夺目的教育之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图片:吴浩</p><p class="ql-block">文稿:王晓雯</p><p class="ql-block">初审:张伟</p><p class="ql-block">终审:耿晨</p>

耿晨

工作室

教学

老师

一致性

全体成员

教研

数学

活动

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