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小•教研】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沂堂小学2022年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学习纪实

田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陶行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范畴、途径和策略,引导学校和教师深度关注和研究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于2022年11月16日召开2022年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p> 主旨报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华教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推动教学变革走向深入》报告中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科的主动跨界,并理论结合案例,全面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开展的合理性、基础性和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刚平教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报告中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板块意义,即培养综合素质的载体,强调知识整合、问题解决、价值关切,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操作策略,即学习任务化、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主题交融互渗;最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即确定学习主题、明晰学习目标、提出评价要求、安排学习任务、展开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小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占良在《从教材编写视角看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中从特有的维度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诠释。</p> 课堂观摩学习记录 教师学习心得分享 <p class="ql-block">杨丽红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今天,参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听了毕蔚然老师的"故宫,你好”,真是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毕蔚然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故宫中的色彩与科学。让学生看视频谈感受,学习有目的阅读。毕蔚然老师从借助资料,自主阅读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搜集资料学习语文,跨学科学习,意义重大。探寻故宫魅力,更是融会贯通。</p><p class="ql-block"> 随着新课标的变化,课程整合的重心正从传统的内容组织方式跃迁至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我也将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落实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学校也会学习优秀老师的做法,丰富、完善我校的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季梦真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习需要跨学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学生的生活是完整的,学生的课程是不分科的。例如苏东坡,他是诗人,又是书画家、政治家,也可以说他是一位农民,这就是他生活本身,他的生活是带着他自己所有的修养。苏轼被贬到海南的时候,想着此生再也回不到中原大地了,如何度日呢?他只带了一本诗集--陶渊明的诗集。度此余生就是看陶渊明的诗。这是他的生活,是他全部的修养的表现。因此,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是不分科的,不是说一个农民就一定要特别粗鄙,一个文人就连猪肉都不吃,绝不是这样。但是,科学的发展是分科的,我们要把经历了千百年历史发展起来的分科课程教给学生。但教给学生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他会很难进入。所以,我们要找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是既能够连接学生的生活,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提高到科学的高度的通道。我们就选择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入学科,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一旦让学生活动起来,尤其是问题解决的活动,这一定是跨学科的。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实际上,修行就是学生自己的修行。老师从来教不会你东西,能教会你的只有你自己,老师教会你,也一定得你自己学才能学得到,老师教了,不一定你学了,只有你学了,才是老师教的,是这样一个辩证的关系。教学就是要把静态的、书本上的内容变成学生的活动,如果仅仅是把书本上的一句话教给学生,那他就仅仅是知道那句话而已,不知道背后丰富复杂、更内在的内容。大家看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墙壁。在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还有些别的人,他们拿着各色各样的人偶,让人偶做出各种动作。这些囚徒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们把书本上的内容直接教给学生,他仅仅是见到了知识的影子,而没见到知识本身,知识本身是什么呢?不仅有文字所表示的信息,还有技能、态度、价值观、认识能力,全部在一起才是知识。</p> <p class="ql-block">傅晨语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观看了毕蔚然老师的课例《你好,故宫》,毕老师从“志愿小达人”这一活动入手,将学生分成“语文”“数字”“科学”“故事”“色彩”这五个类型的小组,对故宫进行不同角度的探索。本课毕老师共安排了三项活动,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展示汇报。学生通过课本,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把对故宫的介绍通过视频,图片,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毕老师通过小组的展示总结出在介绍事物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使自己的介绍有条理,有重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中,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她并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什么叫做有目的的阅读,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引导学生针对故宫不同的方面进行搜集整理资料,在无形之中就帮助学生实践到了有目的的阅读。</p> <p class="ql-block">李兴明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有幸参加了2022年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活动,通过学习,感受很多,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尤其是吴刚平教授讲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核心素养的塑造。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既要用彩笔在这张白纸上绘出多彩的图画,同时也要适时擦去不好的粉色。做到这些,社会得净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家长得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得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坚持“做事先做人”的基本教育理念,努力将孩子培养成新世纪的合格有用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四有教师的形成。首先教师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也才能培养出爱国爱家的良才。其次,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真正感染学生,也才能引导学生从小就培养恰当的道德情操。再次,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教师要有博大的仁爱之心,这样才能真心关爱学生,也才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三维目标的制定。教师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还有能力的培养,甚至包括思想的教育教育和品德的塑造。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做到三维化,立体地表现出教学活动,从知识与能力,到过程与方法,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同时具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学习中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价值。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并大胆尝试,用科学规范的教学方式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p> <p class="ql-block">田雨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今天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系列学习感悟,我会说“独木不成林”!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是什么?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明确的。学生在社会中存在,是社会中的一员,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教学正是如此。但又正如郭华教授等多位专家所说的那样,跨学科要坚持学科立场,主流还是分科课程,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各学科间有意义关联,才能够跨学科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看到不同学科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不能忽视学科的独立价值。</p> 小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主题学习凸显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科融合,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有意义关联,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发展。同时,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亲身实践中,既要独立,又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合作;既要继承学科内容,又要在继承、思考与质疑中去创造。如此以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走向未来,创造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跨学科

学习

学生

主题

老师

培养

素养

教学

教师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