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镇江游(二)

独行侠

<p class="ql-block">D2天:今天的规划是去看山。不知镇江的“三山”能不能一天游完?先去吃早饭。去 赵家面店。也在大西路上。</p> <p class="ql-block">运河在城区里穿过。</p> <p class="ql-block">虽然地处江南,但镇江的饮食却似北方人的豪放。大大的碗,冒尖的面,重重的色。好吃又实惠。这早餐吃的好满足。</p> <p class="ql-block">准备坐公交去焦山,可是到公交车站一看,我们要做的112路公交车,离我们有12站,而且现在还没发车。那 打车吧!</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焦山</p><p class="ql-block">宋代: 吴潜</p><p class="ql-block">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p><p class="ql-block">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p><p class="ql-block">美的画都难描绘,能美成什么样啊?</p> <p class="ql-block">一下车就闻到一股甜甜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忍不住深深的吸一口,神情气爽。</p><p class="ql-block">售票处买票,有镇江三山(焦山 金山 北固山)的游览联票,120元一张,两日内有效。</p><p class="ql-block">百度一下镇江焦山,有说《水浒》中有描述镇江和镇江的焦山,金山。嗯?没有印象啊,俺们山东的绿林好汉怎么跑到江南去替天行道去了?马上搜书来看,果不其然,在第一百十一回里;“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郓州城 ” 这时宋江已经招安了,领着兄弟们去剿南方的方腊。其中有对镇江及镇江的金山 焦山的描写。</p><p class="ql-block">“第一百一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p><p class="ql-block">话说这九千三百里扬子大江,远接三江,却是汉阳江、浔阳江、扬子江。从泗川直至大海,中间通着多少去处,以此呼为万里长江。地分吴楚,江心内有两座山:一座唤做金山,一座唤做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绕山起盖,谓之寺里山;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回里,不见形势,谓之山里寺。”</p><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施耐庵说的“山里寺”的焦山。</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山的“仙”,那自然就是焦光了。</p><p class="ql-block">焦山原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年,名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乱流寓镇江,隐居在樵山。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药炼丹,济世救贫。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在山上采药为周围渔民治病。汉献帝刘协闻其高名,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山改名为焦山</p><p class="ql-block">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环水的岛山。被称为水上公园,江中浮玉。要坐渡船过去,渡船十分钟一趟。</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湖光山色就像缩小版的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登岛后,首先看到的是这座四柱三门的石牌楼,中间有“焦山胜境”四个大字,为焦山定慧寺原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手书;背面“汉晋遗风”,乃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慈舟所书。</p> <p class="ql-block">焦山的“山里寺”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原名普济庵,宋朝时称普济禅院,元代改称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改名为“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定慧寺规模宏大,明代为全盛时期,有殿宇98间、和尚3000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加上定慧寺两旁还有18个庵寺,称“十八房”,故在佛教禅寺庙中有着显赫地位。</p><p class="ql-block">定慧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几经兴废,保留明代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p class="ql-block">定慧寺天王殿前有一座木结构的古典式方亭,亭中竖起一块碑石,上边碑文是乾隆第一次南巡时来焦山作的《游焦三歌》,反面是第三次来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文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旁边的这棵银杏树有800多年了。算了一下时间,应该是是南宋那会儿种下的。</p><p class="ql-block">瞧这假休的,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p> <p class="ql-block">焦山佛学院,据说是佛学界的“清华 北大”。</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走走,虽然按节气算已是深秋了,但眼前的景色却依然是绿柳新蒲,草长莺飞。看不到一点秋天的萧瑟。</p> <p class="ql-block">只有桂花幽幽的香气,在悄悄的告诉你季节的转换,岁月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上山</p> <p class="ql-block">吸江楼</p> <p class="ql-block">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一望无际。清朝名士齐彦槐有诗</p><p class="ql-block"> 观日出</p><p class="ql-block">东望海漫漫,扶桑涌一丸。</p><p class="ql-block">曾登岱岳顶,不及此楼观。</p><p class="ql-block">水气连天白,霞光照壁丹。</p><p class="ql-block">遥闻曙钟动,江阔万鹰盘。</p><p class="ql-block">其中一句有点疑惑“扶桑涌一丸”。那时候的空气这么的通透吗?都能看到弹丸日本吗?也许是别的意思。反正有疑问。</p> <p class="ql-block">“听竹山房” 看名字想跟郑板桥有关吧?清雍正年间,郑板桥曾在这里苦读,后走上仕途之路。</p> <p class="ql-block">上到焦山的最高点。</p><p class="ql-block">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仿古塔。有七级八面。塔内供奉佛 菩萨一万余尊。前后大门两侧墙上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焦山的高度总共70.4米,而塔的高度就有42米。可见这塔有多么壮观呀!</p> <p class="ql-block">焦光三拒御诏不肯出仕的三诏洞。</p> <p class="ql-block">自三诏洞往南便到摩崖石刻。这里的崖壁间遍布历代名家的诗词题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民国。正、草、隶、篆各种书法无不具备,内容丰富多彩,犹如古代书法天然展览。</p><p class="ql-block">由于年代久远,好多都看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浮玉” 宋代书法家赵孟奎所写。这是焦山美景的高度概括。</p><p class="ql-block">焦山虽然不高,但碧水环绕, 林木葱茏,满山苍翠,宛然似碧玉浮江。</p> <p class="ql-block">这两字石刻的落款是“黄海洪口书”不知这黄海洪生活在哪年哪代,何方人士?</p><p class="ql-block">焦山的摩崖和碑林内这些名士大家的的石刻作品中,有许多都提到了《瘗鹤铭》。在这里出现“鹤山”这两个字,是不是也和它有关呢?</p> <p class="ql-block">其中陆游和米芾的真迹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百度摘录:“陆游与游人踏雪寻访《瘗鹤铭》的题名石刻真迹,全文为:“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伸、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洒上方,烽火一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1165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词文壮丽,书法刚劲有力,现被列为省级文物。”</p><p class="ql-block">但是已经看不清石头上的字了。</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乾隆爷的御碑。这位爷是到处刷存在感呀。(这是以我一个小民之心度君王之腹,哈哈!)</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百度:</p><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源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钱彦远太守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后屡遭兵燹。新中国成立时,已是环堵萧然。1962年镇江市人民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聚四乡刻石,在原宝墨轩旧址重建焦山碑林。1988年维修,2002年扩建,并于2020年再次进行改造提升。现碑林占地7000平方米,庭院错落,回廊曲径,荫浓生香。珍蔵碑刻五百余方,展示四百余方。著名碑刻有唐《魏法师碑》、宋《章岷墓志》、明刻宋米芾临《兰亭禊帖》、清《澄鉴堂石刻》等,熠熠生辉,美不胜收。《瘗鹤铭》独立中厅,雄峙书史。</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块乾隆御碑。这块碑是乾隆45年(1780年)第五次游焦山时所作。背阴阳两面均刻詩,以整石雕成。碑四周及底座镌刻九龙云水纹浮雕。蹭听了一会儿导游的讲解,好像说碑文的内容是乾隆和了苏东坡的一首诗,好像和《瘗鹤铭》有关。不知听得对不对?</p> <p class="ql-block">魏法师碑 唐初石刻。这也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展示的就是镇馆之宝《瘗鹤铭》。“瘗”读“yi”四声。</p><p class="ql-block">《瘗鹤铭》是六朝石刻,被誉为碑中之王,历代书法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 距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相传是一位高人为祭奠自己死去的仙鹤所写。感觉这就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那种“范儿”,“魏晋风尚”?真是够风雅 够矫情。石刻原立于焦山西侧的崖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北宋初期被雷电击中落入江中,沉于江中达700余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镇江知府陈鹏年派人打捞得残石五方,现存九十三字。</p> <p class="ql-block">就这么五块石头,却是无价之宝,后世人争相临摹研究,研究它成了一门学问。</p> <p class="ql-block">庭院四周一圈围廊墙上 全是密密麻麻的书条石。这里书法大家的碑刻太多了。最著名的有东晋王羲之书《破邪论序》,唐颜真卿《提多宝塔五言诗》,米芾的“城市山林”横扁,黄庭坚《蓄狸说》,苏东坡《墨竹自跋》,元赵子昂小楷石刻,等等,等等。太多了。俺古文学的不好,也不懂书法。只是看着这些字写的很流畅,很美。楷书还能认得几个字,行书更差一些,到了草书,那就只能“呵呵”了。俺这文化水平,只能看看热闹了。</p> <p class="ql-block">“兰亭”厅。里面珍藏的是“明刻米芾临兰亭及碑阴四帖”。帖后有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题拔。就是米芾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碑刻。</p><p class="ql-block">米芾是北宋书法家 画家。与蔡襄 苏轼 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p> <p class="ql-block">坐船回到岸上,准备坐公交去北固山。镇江真是个慢生活的城市啊,公交车也是慢吞吞的等老半天才来一辆。车票倒是便宜,一次一块钱。</p><p class="ql-block">焦山和北固山离得很近。坐上车,一会儿就到了。</p><p class="ql-block">一下车,甜甜的桂花香气就像我刚结识的一个老朋友,又在向我打招呼。我好喜欢这个味道,好喜欢这个被桂花香气浸润着的古朴而又悠闲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镇江“三山”之一。北临长江,在焦山与金山之间。山不高,才50多米,但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登临北固,寄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这真是一座充满英雄豪气的山啊!</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中,刘备甘露寺招亲是妇孺皆知的故事。而甘露寺就在镇江的北固山,是我来到以后才知道的。这山可以说是一座“三国山”,这山上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不知藏着多少三国时代吴国的遗迹和传说供后人去探寻,去感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上山的古道,之所以称其为“东吴古道”,与这里曾经是东吴政权中心有关。城墙据考证,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为明朝守城将领们抗击倭寇修筑。</p> <p class="ql-block">古道旁高高的城墙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为明朝守城将领们抗击倭寇修筑。</p> <p class="ql-block">挂在路边大树上的条幅,都是历代名人写的与北固山有关的诗词。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p><p class="ql-block">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p><p class="ql-block">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p><p class="ql-block">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p><p class="ql-block">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p><p class="ql-block">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p> <p class="ql-block">古道快到尽头,石梯有些陡峭。前方一座拱门方亭,门额书“清晖亭”。</p> <p class="ql-block">走上台阶,见左手边小高台上有一个小门楼,门上有精美的砖雕。看样子这里原来是纪念宋代大思想家朱熹的祠堂之类的地方。现在里面没有什么东西。</p> <p class="ql-block">亭子外面有一座四层铁塔—卫公塔。</p><p class="ql-block">铁塔始建于唐朝定立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在的塔基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文 莲瓣双雀 游龙戏珠 佛像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铁塔。</span></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幅气度雄厚的石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命运也十分曲折。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歭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固山,看到景色极为壮观,随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下“天下第一江山”后乱世保管不力,御笔无从寻找。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后来也不知去向。明朝也有人临摹刻写,又遭到破坏。清康熙年间有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的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但是这曲折的命运还没结束,文革中石刻又遭到了破坏,只保存前面三个半字,后面两个半字是文革后用水泥按原拓本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吴云楚水”</p> <p class="ql-block">“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p><p class="ql-block">北固楼位于北固山山顶,北面临江。形势险要,景色壮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开始是用于军事。现在看到的是2010年复建的。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登临时,欣然咏《登北固楼》诗一首,并亲题“天下第一江山”。600多年后的南宋著名词人,镇江知府辛弃疾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使得北固山和北固亭广为人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处望神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满眼风光北固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尽长江衮衮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少万兜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断东南战未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下英雄谁敌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子当如孙仲谋。</span></p><p class="ql-block">《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 class="ql-block">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p><p class="ql-block">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p><p class="ql-block">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p><p class="ql-block">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别号稼轩,是抗金名将,文武全才。山东济南人。他一生以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为己任。但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他把满腔的激情和对国家民族的关切 忧虑 悲愤全部寄予于诗词之中。在济南的大明湖公园内,建有稼轩祠,以纪念这位著名的爱国词人,济南老乡。</p> <p class="ql-block">楼内展示有毛主席抄写辛弃疾的这两首词手迹。</p> <p class="ql-block">登楼远眺,思绪像脚下这滔滔江水。千百年来,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向前。有多少壮志豪情,悲歌长啸,随着这滚滚江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p> <p class="ql-block">凭栏远望,山光水色,烟波浩渺。“浮玉”焦山在碧波中缥缈。</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 甘露寺。</p><p class="ql-block">“三国”里边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甘露寺刘备招亲这一段,京剧的经典剧目“龙凤呈祥”讲的就是这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甘露寺位于北固山后峰的山顶,正门上方的“古甘露禅寺”据说是张飞写的。俗话说“字如其人”看这是几个字苍劲 端庄 还带几分秀气,与小说里描述的张飞鲁莽豪放的性格相去甚远。不懂书法,瞎说的哈。</p><p class="ql-block">据说甘露寺初建于东吴甘露元年(256年)。史书上说是孙权为其母 吴国太烧香拜佛所建。到了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把寺庙从山下搬到了山上。甘露寺几度兴废,现在看到的是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其特点是以寺镇山的手法,有飞阁凌空的势头,形成寺冠山也就是寺庙像帽子一样镇在山的顶上。古代甘露寺规模宏大,康熙和乾隆在这里都建有行宫。</p> <p class="ql-block">相传三国时,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尚香听说刘备病逝白帝城后,曾在此祭夫投江,故称祭江亭。</p><p class="ql-block">我不相信这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狠石 石羊。这里的故事也和孙刘联合有关。</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一路走下来,有关三国的印记比比皆是,仿佛置身在三国的历史云烟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跨过千年走到你的面前。北固山真是一座充满英雄豪气的山。</p> <p class="ql-block">出景区去江边,天渐渐暗了下来,几只水鸟在天空中飞翔,宽阔的江面微波荡漾。火红的夕阳把江面照的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坐在江边的石凳上,想象着夕阳长江落日圆。消失在缈缈的水天相接处。</p><p class="ql-block">就像那首唯美的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p><p class="ql-block">可夕阳是在一群高楼的后面消失了。这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代价吗?</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些遗憾,但长江落日还是挺壮观的,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跑了一天,有点饥肠辘辘了。去这家“有家饭店”镇江老菜慰劳一下肚子吧!</p> <p class="ql-block">今年秋天第一次吃螃蟹。江南的河蟹应该更正宗一点吧!一只20几块钱,真挺便宜的。</p> <p class="ql-block">形容南京人爱吃鸭子,有句俗话说,没有一只鸭子能跑出南京。这话有点可信。这不,镇江离着南京这么近,这里却是盐水鹅。</p> <p class="ql-block">这道菜叫“上汤回炉干”。</p><p class="ql-block">看到这道菜,想起了小时候 是70年代初吧,我大概有十岁?跟妈妈回南京时,去看望一个老街坊。妈妈让我叫她孃孃,看到我们来了,拿着一只小钢精锅去街口打来像这样的有汤有豆腐泡儿算是特色小吃招待我。就是这个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要求外地游客核酸一天一检。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有检测点,离着饭店不远。外地人一次收四元。</p><p class="ql-block">完成了今天的最后一项。走回酒店。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镇江和济南差不多,没有什么夜生活。</p><p class="ql-block">今天只看了两座山,明天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