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背景 <p class="ql-block"> 正值秋冬季,正是大树“换装”的时候;树,不仅供给我们生活所需,也带给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一棵树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区,它容纳、孕育了许多其他生命。在“拜访大树”这个主题中,我们提供给孩子亲近树、认识树,甚至爱上树的机会,尽可能让孩子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树,让孩子和树有从容相处的时间,让孩子用他们天生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树的种种样貌与内涵。不仅让孩子探索自然环境中的树,而且让他们喜欢以艺术、实践等形式去表达对树的认识,真正可以和树做朋友。</p> 二、一张网 三、主题发展阶段 阶段一:主题源起 <p class="ql-block">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可汐:老师起风啦,有树叶掉落下来了,我知道那是银杏树上掉下来的叶子,我还见过其它的树的树叶哦!丁保鑫:我还知道桂花树。</p> <p class="ql-block">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亲子活动——关于“我看见的树”的调查。</p><p class="ql-block">1.你看见的大树是什么样?</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经验与学习,教师的思考与反思</p> 阶段二:树的组成 <p class="ql-block">2.大树有哪些组成部分呢?</p><p class="ql-block">问答:</p><p class="ql-block">老师:大树都由哪些组成呀?</p><p class="ql-block">崔雨辰:树干;</p><p class="ql-block">杨舒瑶:树枝;</p><p class="ql-block">文洁:树叶;</p><p class="ql-block">李晨曦:树皮;</p><p class="ql-block">郭欣怡:树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经过讨论,利用散步时间带着小朋友下楼参观幼儿园的树。</p> <p class="ql-block">幼儿对观察的树进行绘画表征:</p> 教师记录 <p class="ql-block">经过实际参观树,以及收集的相关材料,幼儿对树干非常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3.树木中的一圈一圈代表什么?</p><p class="ql-block">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截树桩!</p> <p class="ql-block">张雨馨:那一圈一圈的是什么呀?</p><p class="ql-block">王欣妍:它的花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经过视频、集体讨论以及亲子探讨得出:那一圈一圈是树的年轮,它代表的是树木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寻找测量树高的办法、工具并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p> 活动一:谈话活动 <p class="ql-block">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树有多高、多矮、多粗、多细?</p><p class="ql-block">崔雨辰:用尺子测量</p> <p class="ql-block">孩子对测量已有前期生活经验,通过讨论得知:孩子知道可以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为了拓展孩子的测量知识,我用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用棍子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高老师讲解了如何用绳子测量大树的宽度。</p> 活动二:寻找测量工具 <p class="ql-block">师:那尺子、绳子、棍子这些测量工具要去哪里找啊?</p><p class="ql-block">可汐:我可以在家里找一找。</p><p class="ql-block">崔雨辰:我知道教室有直尺和绳子。</p><p class="ql-block">郭欣怡:家里的筷子可以当木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吧!</p> 活动三:测量方式 <p class="ql-block">谈话讨论:</p><p class="ql-block">瑶:可以用眼睛看。</p><p class="ql-block">洲:可以用房子做对比。</p><p class="ql-block">辰:可以用绳子来测量。</p><p class="ql-block">汐、沁:用尺子来量。</p><p class="ql-block">洁:用棍子测量。</p> 活动四:测量活动 <p class="ql-block">为了解答孩子们对于大树高矮胖瘦等疑问,孩子们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了测量大树活动,有的小朋友进行高度的测量,有的小朋友进行粗细的测量。</p> 活动五:测量记录 <p class="ql-block">学习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在纸上。</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用吸管、卷尺、绳结等工具进行测量,发现最高的树太高了,用吸管、卷尺、积木都无法完成测量。</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在测量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了解孩子们已有的测量经验,在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于测量的方法、想法还是比较多元、开放的,不单只想到传统的尺子,还会选择多样的参照物和其他能够用来测量的工具,如用眼睛看、用房子做对比、用棍子拼起来等。并且在活动中,能够较清晰地知道这些测量工具在教室以及家里都能找到并及时地找出来或者带来为测量做准备。在分享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树高和树的周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卷尺和绳子需要孩子用手去固定、相互之间配合的测量工具比较缺乏经验,需要手把手去教,才能进行正确的测量。在记录的过程中,个别孩子对于怎么记录测量结果也比较疑惑,在一对一的讲解后,孩子们都能进行测量结果的记录和分享。</p> 阶段三:保护大树 活动一:大树生病了 <p class="ql-block">根据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有的树枯萎了,有的树有洞,有的树皮掉落了···由此引发了“大树为什么生病了”探讨。</p><p class="ql-block">提问:大树为什么生病了?</p><p class="ql-block">马梓浠:小朋友撕树皮;</p><p class="ql-block">文洁:浇水淹死的;</p><p class="ql-block">杨舒瑶:太阳晒死的;</p><p class="ql-block">崔雨辰:虫子咬的……</p> 活动二:护树的方法 <p class="ql-block">提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大树呢?</p><p class="ql-block">郭欣怡:不随便拔树枝、树叶。</p><p class="ql-block">李晨曦:给大树浇水、松土。</p><p class="ql-block">佐佐、佑佑:少用一次性筷子,告诉其他小朋友不可以破坏树木。</p> <p class="ql-block">通过《拜访大树》教材内容,知道爱护树木的各种行为,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p> 阶段四:树的用途 <p class="ql-block">通过与小朋友们谈话,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出利用大树和树的枝叶可以做成什么?</p> <p class="ql-block">崔雨辰:可以用树枝搭房子。</p> <p class="ql-block">可汐:树叶可以拼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文德:木头可以做桌子和凳子。</p><p class="ql-block">文洁:玩得积木也是用树木做的。</p> <p class="ql-block">李晨曦:可以用树根做成梅花桩和独木桥。</p><p class="ql-block">……</p> 阶段五:大树游戏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孩子扩展视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带孩子们感受与大树之间的游戏乐趣,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p> 和大树捉迷藏 有趣的树叶 玩树 阶段六:大树创意画 <p class="ql-block">为孩子们提供亲近树,认识树,甚至爱上树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对树的认识,和树做朋友。</p> 四、幼儿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支持 五、主题反思 <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是以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为导向,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材料及安全保障支持幼儿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他们能够学习商量合作,同伴间的配合度也逐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表征能力也有所进步。在此过程中,能够运用绘画表征、实际测量等形式进行探究。幼儿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最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班级:中二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教师:王睿、高庆、李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年11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