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之美,融理念先行

ER蒲公英的约定Phoenix

<p class="ql-block">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范畴、途径和策略,引导学校和教师深度关注和研究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决定召开2022年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由北京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主讲的五年级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月”传情,从汉字月、神话月、诗中月、科学月、心中月五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学科与美术,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让我们从汉字演变,神话故事,诗中画、画中诗,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多个角度饱餐了关于“月”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月的每一次演变都有其独特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讲解月的演变以及月作为偏旁代表的不同意义。</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讲了关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联系整个小学五年学到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月相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p> <p class="ql-block"> 给诗词中的月亮寄予了不同的情感。联系科学知识,懂得了不同的月亮诗句内涵了不同形状的月亮,不同形状的月亮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月迹所要表达的是对奶奶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月亮图片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感知不同的月亮寄予的不同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一说到“月”,我就想起了我们学校7年前做得“日月星辰”课程那也是相当出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虽早早成文却缺少精彩的课堂展示。但对诗词中的月曾经作为诗歌朗诵在文娱节目上集体呈现,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 幼年识月</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月亮是银河中飘荡的弯弯小船,是嫦娥仙子奢华的亭台宫殿,更是被贪吃的天狗吞掉的洁白玉盘。这条小船载满了幼年时对一切事物的好奇,这座宫殿充满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个玉盘盛满的就是那健康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古朗月行</p><p class="ql-block">甲: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p><p class="ql-block">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p><p class="ql-block">乙: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p><p class="ql-block">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p><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 九天揽月</p><p class="ql-block"> 明月依如故,物是人已非……或许岁月的流逝让人不再相信那些美丽的传说,但皎洁的明月依然在黑夜中为人指明方向。它照亮了漫漫长路,它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它聆听了所有的忧伤,它承载了你我的梦想……</p><p class="ql-block">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p><p class="ql-block">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p><p class="ql-block">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p><p class="ql-block">丁: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p><p class="ql-block">张艳飞: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p><p class="ql-block">子: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p><p class="ql-block">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p><p class="ql-block">合:人生在世不称意⑻,明朝散发弄扁舟⑼。</p><p class="ql-block">第三篇章 睹月思乡</p><p class="ql-block"> 离乡的人们也许还在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也许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那里的月亮是弯弯的小船,那里的月亮是嫦娥的宫殿,那里的月亮是天狗吞下的玉盘……那里就是魂牵梦绕的故乡。</p><p class="ql-block">静夜思 </p><p class="ql-block">丑:床前 明 月 光,疑是 地 上 霜。</p><p class="ql-block">寅: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p><p class="ql-block">月夜忆舍弟(节选)</p><p class="ql-block">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 背月远行</p><p class="ql-block">怀揣九天揽月的志向,多少人离开了故土远赴他乡。踏着清幽的月光行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此时清冷的明月映照着追梦之人寂寞的脸庞。独行的寂寞,远离故土的忧伤或许无法阻挡,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人们探索明月升起的远方。</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p><p class="ql-block">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p><p class="ql-block">申:我欲乘风归去⑹,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p><p class="ql-block">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p><p class="ql-block">酉: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⑾。</p><p class="ql-block">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⑿?</p><p class="ql-block">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⒂。</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北京中学的毕蔚然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 你好,故宫!从建筑中的科学,建筑中的数字,建筑中的色彩,建筑中的故事四个方面进行资料搜集,探索学习。</p> <p class="ql-block">  首先通过一段小视频引领学生走近故宫。</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卯榫结构堪称古建筑的典范,所有建筑没有一根钉子,却能防震。</p> <p class="ql-block">  建筑面积之大,房间之多,可谓:宫殿林立。</p> <p class="ql-block">  又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引发学生们广泛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又把对紫禁城的赞美凝成了一首小诗:六百年来冬又夏,观宫看殿百千间。殿宇丽雄气势弘,文物古迹旷世鲜。</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用语文书中学到的方法对提前查阅好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并以导游身份向世人呈现我们的故宫。3分钟之后科学小组代表,色彩小组代表,数字小组代表纷纷发言介绍故宫的不同特色及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每个小组再通过平板搜集资料充实内容。5分钟之后由色彩小组代表,科学小组代表和故事小组代表做了精彩发言。</p> <p class="ql-block">  整合资料,展示汇报:准备展示——8分钟</p> <p class="ql-block">  由数字小组对故宫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精彩展示。</p> <p class="ql-block">  在思维导图大的框架下,又通过表格,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了故宫的九龙壁以及故宫的建筑比例,总结出故宫的文化——九五之尊。</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其他小组学生的点评,评比出本次故宫志愿者小达人。</p> <p class="ql-block">  同时,毕老师也希望通过本节课学到的方法继续探索故宫的魅力,共享文化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一说到故宫,又让我想起了去年的4月份我们举行的图书漂流公益活动。让三年孩子们读的书就是《你好,故宫》系列绘本。</p> <p class="ql-block">  《你好啊,故宫》,并不同于一般的儿童绘本,它的本质,是一套“史书”。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读书、知天文,晓历史,所谓“情商”的培养又何尝不是从读史中来,一个个生活鲜活的历史人物,所流传下来的正能量故事,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前进的动力。《你好啊,故宫》(全8册)人物篇,就是一套从小朋友的视角出发写就的一套送给小朋友看的一套《故宫》人物故事,帮助小朋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初步了解故宫生活的知识,从而对紫禁城有更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套书采用问答式编绘,总共98个问题,从小朋友读历史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来解读故宫人物故事,人物系列分为:皇帝、皇后、皇子、公主、太监、宫女、御厨、御医。每册由12个问题组成,轻而易举学习典故,了解历史。</p> <p class="ql-block">  最后聆听了由山西省怀仁市城镇第三小学魏惠清主讲的传承红色基因,她以巧用跨学科,妙解真情境为主题,通过背景、设计和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p> <p class="ql-block">  形成了跨学科主题的校本化。</p> <p class="ql-block">  设计环节通过学科融合,任务驱动,评价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p> <p class="ql-block">  通过联系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多学科融合。</p> <p class="ql-block">  以人文主题和单元目标相整合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进行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魏老师不仅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也很注重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现阶段的新型教育方式,多学科的融合,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影响深远。它符合孩子们的成长规律,给予孩子在成长路上的帮助,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更加高效。</p>

故宫

跨学科

月亮

学习

明月

小组

主题

不同

通过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