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忽微 绸缪于未雨——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

不系舟

随着气温的降低,冬季取暖的开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便提上了日程,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在冬季来临之际开展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普及防一氧化碳常识,防患于未然,为师生安全增加一道屏障。 为确保教育效果,学校根据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教育内容,并统一制作了课件供各班使用。 通过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让学生了解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容易发生中毒的情况和在遇到中毒时的应对措施。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为学生的安全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知识:<div>1、一氧化碳中毒原理</div><div> 一氧化碳中毒是因吸入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碳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窒息。<br></div><div>2、一氧化碳中毒症状</div><div>轻度: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br> 中度: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br> 重度: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br></div><div>3、怎样预防中毒</div> 4、一氧化碳中毒处理方法<br>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br> 2、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编辑:姜勇<div>初审:王红云</div><div>复审:史元涛</div><div>终审:刘圣印</div>

一氧化碳

中毒

血红蛋白

教育

安全

亲合力

东平县

开展

急救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