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趣说民间抗“疫”标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标语属于政治宣传的工具,在我们国度古已有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语,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司空见惯。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战“疫”中,民间标语大出风头,却是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肆虐的高峰期,我曾一度困居应城,有天凌晨偷偷下楼散步,小区墙壁上一条醒目标语瞬间跃入眼帘:“盯住那个不戴口罩的人!”白底黑字,煞像十只眼睛正齐刷刷紧盯着我,紧忙下意识在身上遍摸口罩不见,无奈只得打道回府。进门后又为自己举止感到好笑,但细细想来也觉有趣,你不能不叹服这条标语对人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撼力。</p><p class="ql-block"> 大诗人艾青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偶然在一建筑工地的黑板上看到一则留言:“杰克,你记住那车子!”简洁明快,字义达人。他眼睛顿时一亮,盛赞这就是诗。而我见到的这则标语,与这则留言竟颇有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民间标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俗,“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这多像亲人在耳边的叮嘱;“少出门,少聚餐,勤洗手,勤通风”,要言不繁,都在点上。“今天到处串门,病毒就会上门”“在家呆着莫乱串,手机电视来相伴”“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全家哭闹”,琅琅上口,既通俗易懂,又易读易记。</p><p class="ql-block"> 鉴于疫情肆虐带来的严重后果,一般由政府所示的标语多是在强调重视和提醒预防上,语言严肃、郑重,但让人容易觉得离自己还很远。民间标语却不拐弯抹角,直接用当头棒喝或击一猛掌甚至近乎恐怖的语言直陈因果,如:“一人感染,全家升天”“不想呆在自房间,那就请进太平间”“不戴口罩你试试,试试你就会逝世”“今天上门,明年上坟”“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等。出于对个人或亲人生死考虑,那些凡对人对事打了一辈子马虎眼或对疫情心存侥幸的人直怕也得有所收敛了。</p><p class="ql-block"> 民间标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幽默。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个乐观大度敢于直视横逆的民族,即使在再大的危险和苦难有可能降临时,也不忘说几句俏皮话。这次疫情严重期间,为了劝导人们宅在家里,减少和避免病毒传染,民间标语许多都别出心裁,叫人忍俊不禁,如“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一人睡觉全家光荣,全家睡觉精忠报国”“社区就是战场,家里就是战壕”“宁可憋得冒汗,不给政府添乱”“宁把脑袋睡扁,也不外出冒险”“宁把衣裤坐破,也不外出惹祸”“到处串门的是无耻之辈,聚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现在请吃饭,就是鸿门宴”等。像拟出这类标语和读懂这类标语的人,我想大概是不会因多日宅居而患上什么抑郁症和焦躁症之类的。</p><p class="ql-block"> 民间标语的空前繁荣是全民参与战“疫”生动形象的体现,体现了我党“做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的威力。如果说政府的标语大都着眼于宏观,富于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代表着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主流。民间标语则偏重于微观,一事一语,就事论事,不空泛,实打实,它着眼于草根大众,属速成式宣传,讲究立竿见影效应。其作用类似于宣传画,但宣传画较高档,属于较雅的一类,民间标语则相对较俗,凡粗知点文墨的人都能为之,其中不乏民间文学的成分。在中国农村的乡镇和城市的社区,凡人烟辐辏和商贾密集之处,最有它的市场。客观地说,民间标语作为政府标语的补充,在这次全民战“疫”中发挥了极大的动员群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宣传政策的作用。尽管其中也存在极个别的偏激和偏俗现象,但人们大抵都不会太在意,知道那是出于好心,只是会心一笑而已。</p><p class="ql-block"><br></p><h5>作者简介:作者系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黄石市杂文学会会长。原黄石港区政协主席。有多部杂文散文集问世。</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