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双减”政策,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学知识情况,设计了形式多样,融实践性、思考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实践作业。孩子们在快乐实践,用心观察,认真记录,每位同学的作业都精彩灵动,创意无限。咱们一起来欣赏吧!</p> 《一亿有多大》探究作业 <p class="ql-block"> 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四年级3班、4班的同学们为了知道1亿有多大,设计了多个小实验,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中,进行了对1亿的探究。</p> 01| 小小实验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亿张纸有多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亿步有多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亿枚硬币有多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02| 小小美术家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数学系列特色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搜集了更多关于1亿的知识,还用心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利用生活中的硬币、大米、练习本、筷子等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称一称、测一测等实验,逐步经历推算的过程,感知体会1亿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有了很多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如,1亿粒米可以让大约3.5万人吃饱肚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节约一双筷子,1亿人就能节约1亿双筷子,可以少砍生长了20年的大树约25000棵。</p> <p class="ql-block"> 在数学探索中,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我们大家都要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爱惜粮食……</p> <p class="ql-block"> 此次“一亿有多大”的主题活动,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真切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这正是数学真正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小报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的落实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需要优化设计成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改变原有形式单一、作业缺乏层次性问题。日常化基础作业并不能很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后让学生选择性制作数学小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数学指导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增彩数学的色调!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感知,一起感受数学的炫彩魅力!!联系我们所学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同学们走进生活,并介绍其面积大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花样的年华,别样的作业,数学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计算。而且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为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分享收获的喜悦。四年级7、8班老师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去感知,孩子们主动构建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掌握并理解了公顷、平方千米的应用范围及与实际建筑物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 此次特色作业,孩子们主动查找资料,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与进率,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了对面积单位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也拓展了原有的面积认知体系。</p> 《角的度量》实践作业 <p class="ql-block"> 角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角这种抽象几何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致使他们在对角进行分类时出现错误。对“平角”和“周角”的编排,教材是从动态的角度引出的,课后让学生经历制作“折扇”的过程,体验角度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平角”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一个顶点向相反的方向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周角”不是0度的角,而是其中一条边旋转360度得到的图形。</p> <p class="ql-block"> 数学知识,真正的精华都在课本上!整理知识,需要“沙里淘金”的耐心和本领。四年级11、12孩子们用心制作,知识点总结的很全面。涵盖了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是什么,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角分哪几类,用量角器画角要注意什么,以及用一副三角尺怎么拼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数学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个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思考、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角”的魅力,开阔数学视野,拓展对角的认识,让学生爱上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 class="ql-block"><br></p> 《三位数乘两位数》思维导图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一是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二是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现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p> <p class="ql-block"> 本次特色作业的设计理念是,以课本为依托,以学情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发展学生思维和归纳整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1班、3老师,让学生“说数学”、“做数学”、“画数学”,从而确定了以“画数学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p> <p class="ql-block">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瞧!孩子们设计的思维导图同文并茂,真可谓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13班同学的想法吧!</p> <p class="ql-block"> 好的作业设计是推动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兴奋剂”,此次特色作业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升华,而且让师生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优的“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一份份特色数学作业中,同学们各展所长,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用笔尖去书写,将自己心目中精彩的数学世界一一展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首过去,我们硕果累累。一份份精彩纷呈的特色作业,就是一场“双减”大练兵。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我们四年级数学组将继续以作业改革为突破点,助推“双减”落地,在且思且行中且悟且进,引导学生向着阳光拔节生长,一起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四年级数学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周佶</p><p class="ql-block">审核|张端阳、桂训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九江市柴桑区第三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2年11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