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賾斋碎语|卮言说谎

山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探賾斋碎语</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卮言说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杨光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这个话题,源于邻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邻居厉害,连篇累牍,斥责美帝,要义有三:践踏民主,谎话连篇,流氓无赖。然后义正辞严:当今世界,你最没脸谈“民主”。并通过若干视频与海量文字,佐证自己:国体最民主,国家最强盛,人民最幸福。于是优越感“爆棚”:认为这个世界只有美帝才有资格与他“扳手劲”,其它“蕞尔”之辈,根本不配跟他“平起平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是个天生的说谎奇才。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金句,可谓登峰造极。戈培尔娴熟的谎言技巧,轻而易举地成功地占领了德国思想高地。希特勒与戈培尔携手,共同埋葬了第三帝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是一本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作品,它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千秋帝国”而实际上只存在了12年零4个月的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p> <p class="ql-block">若要追索“说谎”金句,可能要数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名列榜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谎,他们知道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句名言极有可能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人类社会,说谎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在非民主体制国家,说谎几乎充斥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说谎无孔不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谎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它的教育机制息息相关。好的教育,让人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变得有思想。坏的教育,给人洗脑,从而变得没有思想,久而久之,荒而不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许多真一流大学里,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人分辨胡说八道”。互联网证实,最先说这句话的人是哈佛大学艺术和科学院院长杰瑞米·诺斯 。后来这句名言被人反复引用,比如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致辞。这位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自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校长认为:大学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寻。深化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手段,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追寻真理需要持续的验证和重新评估,需要不断的论证、挑战和辩论。你需要不断去质疑固化的观点和认知,也要接受被别人质疑,通过不断的接触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来最终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谎言就是谎言,再怎么重复都不可能成为真理。但是,谎言能够不断地重复,说明了威权的粗暴介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社会一旦说谎习以为常,要转变到自然而然地说真话,这肯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若想脱胎换骨获得新生,即使艰难再艰难,也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去改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表现了一代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上下求索的追寻历程。这部电视剧也有许多振聋发聩的金句,试摘二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却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会思考,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们的本能。但我们的很多想法,如果放任自流,往往是主观的,不符合客观情况的,不全面的,缺乏事实依据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尔仁尼琴还有一句名言也值得谨记: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0日随笔</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6日修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艺术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杨光融(笔名网名山子),男,1956年8月出生,籍贯贵州天柱,文学学士,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大学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贵州省书协常务理事、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黔东南州书协第三至五届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主要业绩:贵州省首届书法论文研讨会最高奖,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楷书学术展(贵州省唯一)、首届全国篆书展、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首届西南四省区优秀书法家提名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纪念中书协成立30周年贡献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喜欢拙作并愿意结缘的朋友,欢迎私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