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教研六】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共研单元整体教学

深圳市初中数学省教研基地

2022年11月10日,广东省基础教育深圳市初中数学教研基地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了研训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有石家庄市教科所原副所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张惠英老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石永生老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林日福老师,福田区中学数学教研员曹捍东老师,深圳市南山二外(集团)海德学校黄洪毅副校长,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学骆文娟老师,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学校袁朝川副校长,深圳市高级中学向伟老师,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张燕老师,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陈武惠老师,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朱喜松老师,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学校雷娜老师。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教研员石永生老师、林日福老师担任指导。 本次活动共分两个环节:1.专家引领;2.课例展示。 <b>环节一:专家引领——“悟”单元整体教学</b> 张惠英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探讨》的主题讲座,她指出:数学大概念的属性有中心性、深刻性、迁移性、持久性;大概念提炼的原则是整体思考、价值追问、统摄一个“单元”学习、促进学生持续理解数学本质或思想方法;提炼大概念的依据:(1)数学科学的内在逻辑;(2)《标准》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3)教材、教参。提炼大概念着眼于系统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角度;着眼于学生的理解,而不是解答它,需要学习者持续思考。 张老师总结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以《锐角三角形函数》单元为例,进行大概念提炼和问题串设计。 <b>启示:</b>大概念教学是单元教学,是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强调大概念,研究大概念的意义,既可以培养核心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专家思维。 <b>环节二:课例展示——“行 ”单元整体教学</b> 曹捍东老师在课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中,通过情境引入和复习回顾铺垫,唤醒记忆,过渡到几何证明的思路中,很自然的引出辅助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节课的亮点是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巧用几何画板解决问题。<br> <b>启示:</b>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把数学上升到一种文化,其实是数学的返璞归真——数学自古就是一种文化。<br> 黄洪毅副校长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的专题讲座,从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学习方法和路径、知识内容这四个方面直击复习课的核心要点,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核心素养。<br> <b>启示:</b>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br> 骆文娟老师在课例《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中,用“五学五思”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问题驱动,激发思维,前后联系,整体建构,在几何教学中坚持渗透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让单元整体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走进我们的课堂。<br> <b> 启示:</b>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特征是一般观念引领,研究对象统一,聚焦研究主题;系统规划,分课时实施;逻辑连贯,目标协同。<br> 袁朝川副校长作了题为《把握课标变化,落实核心素养—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的主题讲座,以新课程标准为纲领,教材内容为载体,讲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内容,充分落实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br> <b>启示:</b>数学建模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方法,通常有6个步骤:明确问题、合理假设、搭建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检验、模型解释。 向伟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课例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讲座,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让学生清晰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辨析,呈现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带领老师们一起思考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br> <b> 启示: </b>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要有效开展单元教学,教师要明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 张燕老师在课例《角的比较与大小》中,从学习熟悉的生活背景广州塔引入,从图形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类比学习,贯穿四个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在活动中学习。<br> <b> 启示:</b>从具体到抽象(模型→图形→文字→符号),从大单元的视角渗透几何直观、数学抽象、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br> 陈武惠老师在课例《一次函数面积专题》中,从内容分析到学情分析,再到整节课重难点的分析,教学设计清晰,注重学生对模型的观察、探究、发现、归纳的基本数学思想发展。<br> <b> 启示:</b>1.初中阶段涉及的模型、方法、思想有很多,要进行三年整体规划,渗透在每个阶段,为九年级教学减负。2.专题教学尽量体现其“专”,做到一课一题,得一法,解一类,会一片。<br> 朱喜松老师在课例《中考专题复习课之图形变换--对角互补》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不断强化对角互补模型的处理方法,层层深入解题,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挑战自我。<br> <b> 启示:</b>1.初中阶段图形的变化为旋转、平移、对称,其中旋转为中考重要考点。2.专题教学要做到一题多变,知识的提升,题型的变化,能力的迁移,让学生通过一题会一类题。<br> 雷娜老师在课例《垂径定理》中,运用几何画板等工具,模拟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让基础落实与思维提升交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br> <b>启示:</b>如何制定几何定理课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几何定理的感知、证明、归纳、应用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br> 教研活动规模大,受众广,影响深。不少老师发来他们参与活动的体会: <b>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b><br> 在石家庄名师张惠英老师的讲座中,充分讲解了什么是大概念,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并拓展。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一位老师都从不同的方面,新授课、复习课、专题课等都充分展示了老师们的日常思考和研究。也希望在自己之后的教学中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思考和理解运用大单元教学。<br> <b>深圳市大鹏新区亚迪学校</b><br> 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br> <b>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石厦初中部</b><br>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使教师理念发生了转变、课堂执行力得到了提升,更关注单元知识的联系,从而使教材分析更透彻;更关注学情分析,从而使课堂更接近学生需求;更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更有效。当然在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吃透,往往教师会忽略一些细节(比如情感升华)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br> <b>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b><br> 从张惠英老师的讲座《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中学到非常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学到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法。给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学生学情等进行系统分析,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其次,要在基础上提炼单元大概念,明确本单元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的关键的是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核心问题是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主线,学生会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交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br> <b>深圳市高级中学东校区</b><br> 通过这次课,了解到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数学教学设计理论已进入到了第二代“整体取向”的教学设计,整体取向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大概念统领整合教学开发的各个阶段,以总—分—总策略开展,以单元教学的方式契合数学的教学。张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就是要建立在系统分析内容、标准、学情等基础上,提炼单元概念,明确核心素养目标,设计核心问题来驱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同时,张老师向我们举例说明了如何提炼、如何设计,让我们思路更加清晰了。<br> <b>人大附中深圳学校</b><br> 函数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实现从单元整体到局部课时设计都渗透数学建模,使学生在开始学习函数时有整体性的认识,再借助图象对函数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在函数教学中设计“总一分一总”学习路径。通过培训,我们进行了反思,要加强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实践,形成研究成果。向专家多学习,与其他教师加强交流,实现共同提高。<br> <b>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b><br> 张惠英老师的讲座《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探讨》为老师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单元整体设计,将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有序、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张老师让老师们明晰了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合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张老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上的探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指引。<br> 撰稿:骆文娟 廖飞鹏<br>一审:林日福<br>二审:石永生<br>

教学

单元

老师

学生

数学

设计

深圳市

素养

概念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