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勤耕耘,名师示范共成长。为深入推进全区小学语文“学用新课标,一起向未来”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加大小学语文“素养-活动”大单元教学实验研究力度,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课堂上的有效形成和发展,11月15日下午,罗庄区举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名师课例研讨活动,黄山镇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认真聆听。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观摩学习齐鲁名师毕英春老师的课例《搭船的鸟》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二是骨干教师课例学习汇报;三是孙玉亮主任作主题引领报告。 毕英春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预习交流,考查学生将句子读通、读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概括作者是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二是走进文字,习得方法;三是细致观察,写一写,学生们观看青蛙捉虫的慢镜头视频,交流看到的动词,然后用上这些动词将青蛙捉虫的过程写出来。 毕老师的课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个活动。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毕老师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捕鱼进行讲解,其中对于外形部分进行了简略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对翠鸟捕鱼进行理解,学生们找出翠鸟捕鱼的动词,将《衔鱼翠鸟》和《搭船的鸟》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最后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加深对翠鸟敏捷的体会,习得“慢镜头回放”的方法。毕老师聚焦教学目标,详略得当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对新课标的落实和深化。课堂沉稳有序,脚踏实地,是一场视听的盛宴。 毕英春老师执教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设了“知心朋友”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群,任务一:走进小朋友的内心,帮他分析“窝囊”的原因;任务二:请你选择以下三个方面中的一个,结合书中的语句进行劝导;任务三:说说自己“因为紧张而脑子一片空白”的亲身经历,以此来宽慰别人。 在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驱动型下,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整个课堂真切有实效。毕老师将新课标的理念,充分运用在课堂,学生们不仅习得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安慰别人,拥有了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两堂课,毕老师都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运用,深化所学内容;注重教学评一致性,让我们获益匪浅。 观摩两节课例后,孙文杰老师和汤运敏老师分别就《搭船的鸟》《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分享自己的观课体会。 《搭船的鸟》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首次呈现的习作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孙文杰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是教学目标聚焦靶向;二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三是教学评一致。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堂课对于语文要素的落实是否太少。最后,孙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对于2022版新课标,我们还需要不断进行研读。 汤运敏老师主要从课前创设学习情境、有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学习支持的提供、表现式评价的运用几个方面进行观课汇报。毕英春老师的课堂落实了新课标,注重运用情境和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毕老师的课堂中体现了“五个支持”:学习资料支持、学习工具支持、学习程序支持、语言支架支持和学习共同体支持。 最后,孙主任作《实践新课标的六点思考》的主题引领报告,为我们学习新课标又一次指明了方向。孙主任指出,新课标的大环境要求要进行教学上的转变,尤其是现在的线上教学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罗庄小语一直在探索新课标的路上,而这条路需要的不是一部分人前行,而是全体老师一起前进。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践新课标,孙主任提出了自己的六点思考:一是立足单元整体,打造新体系;二是聚焦学习目标,构建新课堂;三是体现学评一体,树立新思路;四是实施任务驱动,激活新动力;五是遵循学科规律,强化新语用;六是拓宽课程内容,实现新突破。<div> 最后,孙主任希望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够认真地去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努力成为研究儿童的专业教师。<br></div> 在如沐春风的课堂中,一下午的学习不知不觉过去了,虽然学习结束了,但是黄山镇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对于新课标的思考没有结束,他们认真听课,详细记录,一笔一划彰显匠心和认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念决定教育的深度,学习拓展教育的广度。相信老师们通过此次活动定会继续深入学习,躬身实践,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