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从早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并要求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蟠龙新区第一小学积极落实课标要求,本学期每个班安排一节劳动课,安排专门的劳动课教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热爱劳动的种子,感受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性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的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马桂霞老师在五年级劳动课的教学中,充分的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一定要把课堂学到的劳动技能实践于生活中去。学生回家后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孩子们在上完《番茄炒鸡蛋》这一节课后,回家大显身手,人人秒变小厨师,为家长烹饪美味菜肴。快来看看我们小厨师的厨艺吧!</p> <p class="ql-block"> 在亲自尝试了做番茄炒鸡蛋这道菜之后,同学们纷纷发表实践感言,孙乐说:“这道菜看着挺简单的,但是我在做的时候感觉并不是那么容易,从准备食材到盛出装盘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手都被烫了,做饭真不容易呀!”范明轩说道:“通过炒这道菜,我体会到了妈妈做饭的不易,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还有孩子说:“我自己炒了一次菜后,我觉得妈妈每天都要做三顿饭,太辛苦了,我以后写完作业要帮妈妈做饭。”……也许,劳动课并不只是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父母。</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上完《钉钮扣》一课后,回家纷纷练习钉钮扣,柴旭东同学说:“虽然手被扎了好几下,但是总算学会钉钮扣了,太开心了!”常可欣同学还把自己校服上掉了的钮扣钉上了,说以后扣子掉了就自己钉,弟弟的扣子掉了她也来钉,可以帮妈妈分担一下。看到孩子们动手之后满满的成就感,还有洋溢在脸上的自信,我觉得劳动这一门课程开设的太有必要了。</p> <p class="ql-block"> 上完《请你喝杯茶》这一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泡茶,还学会了招待客人的礼仪。《快快乐乐包饺子》和《亲手来做炒米饭》的学习,使孩子们学会了做简单的正餐,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再也不怕饿肚子了。手工课程的学习使孩子们学会了做康乃馨、中国结、储蓄罐,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纷纷表示在母亲节、教师节的时候要制作成节日礼物送给妈妈和老师。</p><p class="ql-block"> 劳动课程的开设,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重要是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还有对家长的理解与感恩。蟠龙一小的孩子们,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升,我们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我们是新一代的好儿童!</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桂霞</p><p class="ql-block">审核:孙素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