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冬渐岁寒,云端教研暖。”为进一步转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课堂上的有效形成和发展,临沂第六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学习“罗庄区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下名师课例研讨活动”,切实使教师在家“研有所获,研有所得”。</p> 名师课例观摩 <p class="ql-block"> 毕英春老师执教的三上五单元《搭船的鸟》,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中,让学生内心与语言文字形成密切联系。毕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文中,感受《搭船的鸟》的作者郭风究竟是如何描写鸟的捕食过程。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结合了唐代钱起的《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如何生动地描写动物捕食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课上,同学们通过毕老师精彩的讲解收获颇多,在仿写的环节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精彩的文字和有趣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这堂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毕老师执教的第二节课为四上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设置“知心信箱”这一真实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积极思考,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言语实践能力。在习作中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提升语言表达素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结合自身真实情况进行表达。学生在三个任务下不断深化课文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p> 骨干教师谈感受 <p class="ql-block"> 孙文杰老师针对《搭船的鸟》一课,从教学目标聚焦靶向、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学评一致性三个方面谈听课感受。毕老师在本课重点关注动词的连续,以“慢镜头回放”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对比阅读和语言运用,在习作环节展现成果,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与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汤运敏老师针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从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关联的学习任务、学习支持的提供和表现性评价的运用四方面进行分享。毕老师本课设置了真实的情境任务,重在真实性,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评价先行,任务驱动下,通过表格和思维导图的支持,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提升。</p> 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p class="ql-block"> 孙玉亮主任做《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思考》报告,为全区老师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立足单元整体,打造新体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聚焦学习目标,构建新课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体现学评一体,树立新思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实施任务驱动,激活新动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遵循学科规律,强化新语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拓宽课程内容,实现新突破</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精准把握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在整册书中的定位,关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联,以单元视域观照教材。以此为基础,聚焦学习目标,学生在“感知—研究—运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努力思考设置真实任务情境,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言语实践中获得成长。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语言支架,拓展学习资源,以更好地理解要素。</p> 老师观摩学习 线上教研集备活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而不研则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而不教则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与研携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与思并肩</p>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聚“云端”教研暨七单元集体备课,总结经验,出谋划策,碰撞出串串“妙语”,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攻坚克难。</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第七单元的选题围绕“儿童生活”,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课文单元,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旨在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链接到儿童的生活实际,认识自己,发展丰富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发现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系,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迁移运用规律。</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选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线上教学毕竟不同于面对面的线下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经过一周的线上教学,一年级老师们反馈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单元要素和重难点突破进行讨论。</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张老师对七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主讲。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张老师指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另外,本单元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是一种更常用的阅读方式。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本单元写话为续编故事,通过想象类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针对本单元教学重点,王老师指出《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对线上教学也越来越熟悉,都能熟练运用直播或者视频会议进行上课,但网络卡顿导致上课中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过老师们都能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补课或者推送资源补足。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七单元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组赵玲老师针对第七单元提出,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自然之窗,从有趣的角度引导学生留心自然,体验其中趣味性的同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单元导语页上以疑问点明主题—— 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虽然每篇文章选取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但其中都共同表现了自然里事物的生动一面,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整个单元将学生的视角拉近自然,拉向观察,引发共鸣,吸引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们针对课后小练笔的教学各抒己见,线上教学期间要减轻学生负担,通过阅读体验,圈画喜欢的句子,关注拟声词、对仗工整的词、修饰性的词等生动的词语,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等进一步体会语句的生动,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语文老师相约云端,开展了本周的线上教研活动。本次单元主讲陈静老师担任主讲人,对七单元教材进行了教材解读并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家国情怀”这个主题在统编教材当中多次出现,其独特的人文思想和教育价值,凸显了我们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围绕家国情怀这个主题,通过阅读古诗、记叙文、现代诗等文学作品,通过这样的一个角度去感受语言和人物形象,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去鉴赏评价人物和文本,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体体验,以及形成我们当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并且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等方式去创造表达,在这样的整个过程当中去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真善美这样的一种审美取向和情趣,最终形成非常好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们在线回顾一周的教学情况,交流各自的教学心得。最后的线上教学研讨环节,老师们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相互答疑解惑,反馈交流。思维碰撞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多想一些课堂互动小妙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作业布置的形式多元化、层次性等等内容;老师们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今后的线上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我们仍然会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进步!</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组线上集体备课活动由孙淑惠老师主持,由周利珍老师主讲。首先,周老师针对第七单元进行了详细的汇报。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自然之趣”,针对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周老师又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分别介绍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内容,在汇报的过程中,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解读,因为“不可计数”的“数”的读音和学生产生的讨论令人印象深刻。之后,孙老师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要素对习作内容进行了补充,其他老师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们讨论了《同步练习册》第六单元遇到的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和周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讨论热烈。线上教研虽然结束,但我们对教学的探索永远不会结束。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愿我们在教研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水平。</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组一是就前期的线上教学进行一个小的梳理,二是进行七单元教学研讨。</p><p class="ql-block"> 首先,每位老师针对前期的线上教学进行总结,我们都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成功的案例与其他老师共享,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巧用资源,精心备课</p><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下,这次线上教学各语文老师不遗余力,根据我们六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精心准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针对课程特点,有时亲自设计课件,进行线上教学,有时能结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其他优秀的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不论哪种线上教学形式,都能与学生积极互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p><p class="ql-block">二、特色作业,别样精彩</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能根据课程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特色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目标性、趣味性、多样性原则,减去了孩子们不必要的反复机械练习,让学生愿学,乐学,活学,真正享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无论是线上答疑解惑还是练习的落实,我们组的语文老师们都认真指导、及时反馈,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全天在线辅导答疑、及时批改作业,并通过微信群, qq 群及时跟踪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p><p class="ql-block"> 其次,老师们又对七单元教学进行研讨。先由胡晓君老师单元主讲,围绕本单元语文素养进行分析、确立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活动设计等。各位老师也畅所欲言 ,精彩纷呈的教学建议,直击老师们的心灵,相信我们各位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定能一定一个脚印地收获到喜悦!</p> <p class="ql-block"> 时势维艰,砥砺共进。临沂第六实验小学语文老师们将用认真和负责的态度照亮学习之路,引导学生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停课不停学,云端共成长。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我们都将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继续坚守本心,守护每一粒种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