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候曾说过,满怀热情地买回三本新书,却将其“束之高阁”,一连几月都没有翻过,颇觉汗颜。</p><p class="ql-block"> 我所说的“高阁”并不高,就是我家的一个简易书架,如果休闲时愿意看几页,取书放书都是很方便的。当然,对于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即使将书放在他手上,却视而不见,那也算是“高阁”了。因此,真实的原因都是不喜欢看书。我也曾拿时间作借口,但我很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属于变得不喜欢看书的人,因为我以前确实很喜欢看书,准确的说,我以前确实很喜欢看小说,是个小说迷。</p> <p class="ql-block">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看长篇小说。我所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苦菜花”,这部书虽然通俗易懂,但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其识字量是不足以读通长篇小说的。那时候没有什么儿童版,也不会给生字注音,不认识的字就猜,“宽字认一半,长字认一截”,勉强能看懂,而且感觉还不错。从那以后,我成了小说迷,那时候有点名气的小说我几乎都看过,如“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艳阳天”“家”“春”“秋”三部曲,以及“三家巷”“上海的早晨”“啼笑因缘”等等,等等。这个书目如开给现在的年轻人看,他们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看过了,即使是在同龄人中,这也属成绩较好的吧。</p> <p class="ql-block"> 后来文革开始了,在初期,一切小说都被禁锢,绝对找不到书看,可是喜欢看书,“任性”,于是有一样东西成了我的读物,那就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没事时候就上街看大字报,抢传单,(大家还记得抢传单吧)。在大字报和传单中还真不乏好文章,其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狼子野心,何其毒也”,这些成语典故一直被我牢牢地记住并灵活运用,就是在那时学会的。说实话,我那时年纪尚幼,但读书能如此用心,直到今天仍为自己骄傲。不仅如此,这一爱好在后来的日子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75年以后。知青点的人大部分都通过各种渠道离开了,这一段时间最是难熬,幸亏有这么一个爱好,使得我能静下心来,也幸亏有一个很好的朋友,神通广大,能弄来好些小说,且都是世界名著如“红与黑”“牛氓”“悲惨世界”“双城记”“茶花女”以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如“高老头”“邦斯舅舅”“欧也妮与葛朗台”等等,大仲马的传奇小说如“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甚至还有一些不怎么著名,但我觉得还可以的小说也看过不少。奇怪的是那时候看书特别能记住,有一些书的情节甚至是细节,到现在都不曾忘记.所以,尽管我诅咒那个年代的贫穷,禁锢,封闭和落后,但由衷地认为那是一个最利于看书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返城到了南昌,住单身宿舍,依旧过着散漫而单调的单身生活,唯一能有的爱好仍然是看书。这时候文化开始繁荣起来,从刘心武“班主任”到路遥的“人生”,叶辛的“蹉跎岁月”所谓的“伤痕文学”声势浩大,还有风糜一时的报告文学,如“哥德巴赫的猜想”“中国知青梦”等等,这些我看了不少。再后来港台武打小说充斥,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只看金庸的,直至看完“金庸全集”。(前年还将“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下载到手机,但只在坐公交时看)再到后来,就不怎么看书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算来“不怎么看书”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订阅过几种杂志,如“家庭”,“杂文选刊”,供坐火车时看看,除此而外,基本上不能安下心来看大部头的东西,所以,前些年(应该是十多年前吧)贾平凹的“废都”很火,总说找来看看,但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看。这些年莫言很火,“红高粱”啊,“丰乳肥臀”啊成了畅销书,但说实话我也没有十分想看的欲望。其原因不是这些书不好看,而是这些书对我的诱惑小于我对电脑和电视热爱。看书终究还是不如看电视和玩电脑轻松,这也是人类“好逸恶劳”孽根性的充分表露,亦是我辈凡夫俗子修行不够的原故。</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骄傲我看过较多的名著,鄙夷现在的学生读名著不多,嘲笑他们的孤陋寡闻。其实不然,我们不能以我们的当年来看现时的事。我们当年的一课“大小多少上下来去”学了多少的时间,现在的小学课程的进度那叫一个快,连学带背,到听写到默写,几乎两天一课,不仅如此,我们那时读到四五年级还只有数学,语文两门主课,现在小学一年级的书包连大人都背不动;就这样家长们还意犹未尽,安排孩子们学奥数,学外语,有限的课外读物也是老师和家长安排的,绝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果现在的孩子像我当年那样爱看小说,早被老师和家长批得体无完肤了。到了中学和高中,小说更是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发现小孩有爱看小说的倾向,立即扼杀在萌芽中,绝不姑息。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就小说和看小说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p> <p class="ql-block">作了上面的比较以后,我就十分的庆幸生在了属于我们的那个年代,因为是那样的一个特殊年代,我所以看了那样多的小说,并因此受影响而拥有了属于我的一份气质,属于我的一份修养。同时,对我们的下一代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至所以是现在的样子,也是因了现在的这个时代,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同样他们也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和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所谓的代沟,作为将入老年且还年青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赶紧学习新的东西,适应这个时代,尽力主动填平代沟,使得我们在与下一代沟通时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最后我还是得说,无论是老年人或青年人,要提升修养,改善气质,看几本名著总是会有收获的,不然它就不叫名著了,当然我指的还是小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