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一种艺术,便能惹人驻足,</b></p><p class="ql-block"><b> 一种文化,便能历久弥新,</b></p><p class="ql-block"><b> 一种内涵,便可魂牵梦绕。</b></p> 创作背景 <p class="ql-block"><b>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良;介绍我国各民族和民族的文化,使其感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指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幼儿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将传统文化扎根于心中,有机地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灵武市第十二幼儿开展了中国风主题环境创设活动。我园围绕活动主题,将我和我的祖国、厉害了我的国、国粹京剧、中国传统节日、青花瓷、24节气、茶文化、棋文化、十二生肖、剪纸、多彩的中国民族服饰、中国古典乐器等富有浓郁文化韵味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蕴育于园所主题墙的设计之中,制作出了具有内涵深厚、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美观大方的园所特色文化墙。</b></p> 环创过程 <p class="ql-block"><b> 简简单单的纸箱、麻布、麻绳、PVC管及其他废旧物,在老师们的巧手慧心下,衍生着另一种美,诉说的另一种中国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老师们裁的裁、剪的剪、画的画、据的据、凃的涂、绘的绘、撕的撕、粘的粘、贴的贴、切的切……忙的不亦乐乎……</b></p> 成果呈现 一楼--“礼” <p class="ql-block"><b>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学礼仪,行礼仪、传礼仪更是一种美德。以图片形式呈现,只点到礼仪习惯,不上升到说教。将孩子们入园、离园,卫生习惯等礼仪表现出来。使幼儿从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与人友好的交往、游戏、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b></p> <p class="ql-block"><b> 时刻能看到“谢谢、不用谢、请、你好、再见、老师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等,以便加深孩子说礼貌用语的意识。使孩子逐渐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久而久之,家长也会不由自主地说起这些词语,同时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创造了契机。</b></p> 二楼--“爱” <p class="ql-block"><b> 在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似阳光能把心灵的冰霜融化,爱像春雨能滋润心田,爱是无私的博大的。所以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是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走入一楼到三楼的楼梯,味香浓郁的八宝茶、生机勃勃的芦苇丛、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果实累累的长枣园、颗颗色红艳,粒粒甘为绕的枸杞苑等家乡景致,无时无刻都在向孩子们传达“家乡美”的讯息。教师和孩子共同制作的家乡特产点缀其中,更是让孩子感受到了为家乡建设出力的自豪和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教学楼二楼主要以中、大班孩子为主,孩子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楼整体环境创设以“爱”的教育为主题,主要是把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融入到主题教育里面,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元素装饰为大背景,通过“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爱生命”等主题,凸显“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为孩子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拾级而上进入二楼,这里则以更加广活的视角诠释着中国的传统文明,楼道两侧展现的中国龙-青花瓷、脸谱、文房四宝、剪纸、24节气、我们的节日等民族艺术、各民族服饰,五花八门的民族乐器等,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源远流长,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传统带来的愉悦。</b></p> 三楼--“智” <p class="ql-block"><b> 三楼代表着清新“智慧”,以“我爱科学”为大主题,通过科技发展的演变历程图片、触摸墙、些许科学小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爱科学的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本次幼儿园环境创设,通过创设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整体环境和包含有民间文化元素的操作环境,营造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让环境与儿童真正“对话”,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逐渐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人。</b></p> <p class="ql-block"><b> 编辑:杨小彦</b></p><p class="ql-block"><b> 图片:杨伟</b></p><p class="ql-block"><b> 校审:龚海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