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秋色,迎接初冬》之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

守望家园

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br>因历经武昌起义、阳夏之役、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烽火,武汉无愧为英雄的城市。<br>2020年的武汉极不平凡、极其艰难、极为难忘,经历了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复苏保卫战“三战并举”,特别是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英雄壮举。<div>下图为武汉城市图<br></div> 来到坐落于风光秀丽的东湖之滨,入住素有“湖北中南海”之美誉的东湖宾馆。<br>这里曾经接待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共和国历代领导人,还接待过许多外国元首和贵宾,是我们的毛泽东主席48次下榻的地方,被他称之为“白云黄鹤的地方“。 195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东湖宾馆和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 斯特朗亲切交谈。 天伦之乐。<br>花岗岩上刻有:1980年7月21日,邓小平和家人在东湖宾馆的游艇上。 东湖宾馆平面图 听涛2号大厅一角。 听涛2号的透光玻璃天顶。 蓝天映衬下的走廊上方棚顶,依然是玻璃天顶。 阳光极好的天气,抬头一望,就是这般令人愉快的视觉感受。 想着要拍到住地的全貌,就又回到室外,来到门前的小广场。 低头一看,这里的雨水井盖贴有下图的标识,细端详,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井盖特写 汽车行驶路线的标识。 喷泉池。 入冬时节的一个傍晚,信步走在听涛2号前的天鹅湖畔,树影相连,微风袭来却也暖意浓浓。暗红色的木栈道一直环湖修建而成,可供住客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畅谈,好不惬意。 湖面上,偶尔有野鸭在自由自在的追逐嬉戏,四周安静的可以听见野鸭的叫唤声,还有树林间鸟儿的鸣唱。回头一望,看见湖面上一座5拱石桥,从导航图上看,这座桥是连接着天鹅湖和东湖的必经之路。 随处可见的三角梅竞相开放。 拍一张特写的三角梅,题为:绽放 近两年去过武汉的朋友们,一定不陌生下图这个武汉市民码。<br>在首页上最显著的第一行写着:i武汉 武汉战役。意为爱武汉,武汉战役。<br> 是不是不用多介绍,一看便知防疫人员正在做的事儿。是的,正在为客人们免费检测核酸。 无处不在的线条美感给视觉上的冲击力到底有多大呢,必须是来到住地亲眼所见才能体会。 或许是对线条的过度偏爱吧,走到哪里,都喜欢寻找,然后去用镜头拍下来,就在不经意的俯仰和左顾右盼之间发现唯美的曲线魅力。 2018年4月27日-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的东湖宾馆非正式会晤,这条小路现被亲切称为:习莫林 下图为:习莫林 下图为:习莫林 下图为位于习莫林间的一处苏州园林风格的洞门。你看见洞门上的照片吗。 换一个角度拍。 习莫会的身影。 习莫会的身影。 走在习莫林间。 走在习莫林间。 如果沿着木栈道步行,可以环天鹅湖、百花湖、百花一号至梅岭礼堂一圈,4公里长的木栈道连接着东湖宾馆的水岸线,阳光正好时,可以东眺磨山,南望珞珈,曲径通幽,湖光山色,自然天成,是城市中的森林,是森林中的港湾。 岸边的红枫林,如果进入深冬时节,想象着一片片红色映在湖面上,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清香,携一帆柔风,低眉抬眼之间,望不尽白云碧水、绿叶红莲,何等逍遥自在。<br> 可供休息的石头林。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暂未开放。</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外墙。</p> 这辆汽车位于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前,这是一辆前苏联上世纪40年代生产的”吉斯“牌轿车,50年代初期斯大林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此车车牌照为47-01494,其中,47代表湖北,后面的数字则是随机定的。 一生不得不亲临的江山胜踪——黄鹤楼<br> 沿着台阶向上步行约一公里左右,抬头可见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br>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div>牌匾上书:楚天极目<br></div>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长江,相对古雅清俊的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十字轴心,即中国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叶遥遥在望。</p><p class="ql-block">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也有泛说的包括山西鹳雀楼的四大名楼。</p>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扬四海,有“天下绝景”之称。 进入黄鹤楼内景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黄鹤西去的巨幅壁画,两根高高的石柱上写有一副对联。<br>(经查证为清朝九品小吏符秉忠所提)<br>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同行的亲家也即兴赋诗一首:<div>东湖日出星雨升,<br>长江龟蛇守三城。<br>我欲横飞乘黄鹤,<br>仙风道骨传家风。<div><br></div></div> 登上黄鹤楼,每一层都有壁画、诗词和仿制的黄鹤楼原貌模型。 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全部为砖石砌成而非木制搭建而成。 远眺武汉长江大桥。 江山入画! 正在开往武汉的一列火车被摄入镜头 引用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r>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