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Butterfly)

秦建

<p class="ql-block">蝴蝶(butterfly)是昆虫纲(Insecta),类脉总目(Amphiesmen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中一类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记载近2万种,中国的蝴蝶资源较为丰富,已记录2000多种。大部分蝴蝶触角为棒状或锤状,细长,底部略有加粗。白天活动,两翅连锁器为翅抱,身体相对纤细。</p> <p class="ql-block">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昆虫。蝴蝶大多数体型属于中型至大型,翅展在15~260毫米之间,有2对膜质的翅。体躯长圆柱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及翅膜上覆有鳞片及毛,形成各种色彩斑纹。</p> <p class="ql-block">蝴蝶的分类和所有动物一样,以“种”作为基本单元。同一种的蝴蝶必然形态相似,具有相同的血缘,相似的生活习性,并能互相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关于蝴蝶的分类,早在 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1707一1778)就进行了研究,他把各种蝴蝶统统归于一属,称“凤蝶属 Papilio”。</p> <p class="ql-block">蝴蝶属完全变态(holometabola)昆虫,一生需要经历卵 (ovum)、幼虫(larva)、蛹(pupa)和成虫(imago)四个发育阶段,前三个发育阶段(即卵、幼虫和蛹)常被称为幼期 (early stage)。蝴蝶的卵从离开母体至成虫性成熟为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命周期或生活史(life cycle),通常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一个世代(generation)。</p> <p class="ql-block">不同种类或类群的蝴蝶年世代数不尽相同。有一年一世代的种类,即一化(univoltine),特点是种群受环境气候小幅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环境气候大幅度变化导致的影响会比较显著;也有一年多世代的种类,即多化(multivoltine),通常其年世代数随着平均气温升高而递增,在寄主有保证的前提下种群扩散能力较强,种群数量受环境气候等变化的影响较大。</p> <p class="ql-block">蝴蝶是昼出性昆虫,其活动都在白天,飞行姿态和速度因种而异。蝴蝶成虫以虹吸式口器吸食花蜜、果汁、树液、糖饴或发酵物,也有吸食溪边或苔藓上的清水、鸟兽粪便液及动物尸体体液的,种类不同,摄食习性亦异。</p> <p class="ql-block">蝴蝶成虫由于生活习性不同,外生殖器结构的变化,保证了不同种类不相互杂交。蝴蝶交配前,大多经过一段时间求婚飞翔的过程,有些种类的婚飞要有很大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蝴蝶雌虫交配后大多在寄主植物上一个一个散产卵粒,只有个别种类将卵产在寄主植物附近。蝴蝶产卵量一般为50粒~200粒,当能够获得丰富的营养时,产卵量会增加,当营养不足时,则产卵量减少。</p> <p class="ql-block">通常,大部分雌蝶将卵产在寄主植物的植株上。位置选择各有不同,但多数种类选择将卵产干叶面花荷嫩芽
休眠芽上。少部分种类产于植物茎干或树皮褶皱内,甚至有些种类产于靠近寄主植物的枯枝或岩石上。每粒卵的底部具有雌蝶的分泌物,能牢固地黏在物体上而不脱落。</p> <p class="ql-block">蝴蝶产卵的形式有单产和聚产之分、有些蝴蝶只选择单产或聚产,有些蝴蝶既选择单产又选择聚产(如黄斑蕉弄蝶 Erionota torus)。在聚产的卵中,有比较特殊的叠罗汉般的方式(如蜘蛱蝶属 Araschnia),甚至犹如串珠状(如耙蛱蝶Bhagadatta austenia)。</p> <p class="ql-block">卵孵化(eclosion)的时间通常受温度影响,少则4~5天,多则2周。以卵越夏越冬的种类(如大部分灰蝶科线灰蝶族Theclini),其卵期可长达300天左右。许多种类幼虫孵化后,会将卵壳取食掉,估计是用于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p> <p class="ql-block">蝴蝶幼虫的头壳和表皮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无限制地扩张,需要通过蜕皮长大。每蜕一次皮,增加一个龄期(stadium)。蝴蝶幼虫多为4 龄或5龄,少部分种类或者在特殊的环境下能超过7龄。同种蝴蝶在不同龄期,其幼虫形态也具有一定差异。蝴蝶幼虫会吃掉柔软而富含营养的蜕皮,但一般不取食坚硬的头壳。</p> <p class="ql-block">蝴蝶幼虫多栖息于寄主植物的叶面或树枝上,常在其表面做丝垫,依靠足钩将其紧紧抓握住,防止掉落。有些幼虫有做叶巢的习性,如弄蝶、部分蛱蝶和灰蝶幼虫会用寄主叶子做成简单的叶巢并栖息于内,但是它们很爱干净,一般会将粪便排在叶巢之外,这是区分蛾类幼虫叶巢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许多弄蝶幼虫的肛门处具弹射器,能将粪便弹射得很远。</p> <p class="ql-block">蝴蝶幼虫主要取食植物的叶、花或果实等部位,也有少部分类群为肉食性(如云灰蝶亚科幼虫取食蚜虫或介壳虫,霾灰蝶属 Maculinea幼虫在蚁穴内捕食蚂蚁幼虫)。蝴蝶幼虫多为寡食性,往往取食特定类群的植物,有些种类甚至具专一食性。许多灰蝶幼虫与蚂蚁保持互利共生(mutualistic)的共栖关系,幼虫能通过蜜腺分泌蚂蚁爱吃的蜜露,同时蚂蚁也会保护蝴蝶幼虫免受天敌侵害。</p> <p class="ql-block">蝴蝶的末龄幼虫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就会停止取食,并排出体内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以及粪便,爬行到合适的地点后,吐丝将身体固定好,然后进入预蛹状态。此时虫体变为半透明状,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4天,也有的种类是预蛹状态越冬。预蛹后接下来就是化蛹(pupation),过程是幼虫先将头壳破碎,蠕动身体逐渐蜕下表皮,崭新而嫩弱的蛹体便显露出来。化蛹1~2天后,蛹体表面硬化定型并着色。</p> <p class="ql-block">蝴蝶的蛹为被蛹(obtect pupa),不同于裸蛹(exarate pupa)或围蛹(coarctate pupa),其特点是蛹体表没有包裹幼虫的蜕皮,翅和附肢附于蛹体,但无法活动,只能通过腹部节间膜的收缩来晃动腹部。蛹的形态结构分为头部、胸部、腹部、翅区以及腹部末端用于附着在丝垫上的臀棘 (cremaster)。</p> <p class="ql-block">蝴蝶在蛹期间表面上看似保持静止状态,其实体内各个组织及器官在重组并发育。发育的过程或多或少会显现在蛹通体表面,特别到了蛹发育末期、蝴蝶复眼的颜色以及翅区上的斑纹就能[1] 显现出来,这就告诉我们、蝴蝶即将破蛹而出。蝴蝶从蛹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羽化 (emergence)。</p> <p class="ql-block">刚羽化的蝴蝶浑身湿漉漉的,翅膀小且非常娇嫩。接着、蝴蝶会爬行到合适的位置保持静止,并不断地向翅脉中充入血液使得翅膀展开(翅脉由幼虫背血管发育而成),翅膀展开后会逐渐变硬,这时蝴蝶才有飞行的能力。大型蝴蝶的整个羽化过程需要1~2h,小型蝴蝶如灰蝶或弄蝶则只需要约 20 min。在羽化过程中,蝴蝶腹部会排出暗红色的排泄物,称为蛹便。</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