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和基础,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安全也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力。李海务实验幼儿园每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为幼儿营造安全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周小、中、大各年级组围绕防拐骗、安全用电、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等方面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孩子心中种下懂得自我保护的“种子”。</p> 防拐骗安全教育 <p class="ql-block"> 为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小班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给幼儿讲解了防拐骗安全小知识。</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老师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并与幼儿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练,让幼儿牢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陌生人给的零食,我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陌生人给的玩具,我不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陌生人想要拥抱,不可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陌生人来敲门,我不开!</p> 安全用电 <p class="ql-block"> 电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隐患也无处不在。为了提高幼儿的用电安全意识,中班组开展了安全用电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用电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幼儿普及了安全用电知识,更提高了教师和幼儿的安全用电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正确用电记心间❤️</b></p><p class="ql-block">①我们不要触碰电源插座,更不要把异物塞进电源插座里,以免发生触电和冒火花的危险事故。</p><p class="ql-block">②在需要用电器的时候,要请家长帮忙插电、拔电源插头,不要自己动手,因为插头裸露的部分容易接触身体,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p><p class="ql-block">③我们在用完电器的时候,要及时关掉电器上的电源开关。</p><p class="ql-block">④我们不要用湿手触摸任何电器(包括插座、插头和电线),因为水一类的液体都是导体,避免发生触电事故。</p>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p class="ql-block"> 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冬季安全工作,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煤气及烤碳火中毒事故的发生,大班组开展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性以及该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b></p><p class="ql-block">1.注意通风。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门窗不要全部封死,要预留一定的缝隙,使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一氧化碳聚积。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p><p class="ql-block">2.选择正规取暖工具。取暖用的煤炉要安装烟囱,炉具应从正规渠道购买,烟囱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烟囱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并保持其畅通。不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p><p class="ql-block">3.经常检查。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热水器应该尽量安装在室外通风处,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p><p class="ql-block">4.远离危险品。煤炭、炉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p><p class="ql-block">5.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使用煤炭炉的单位或家庭,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安全事关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教育引导他们平安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日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孙玉明</p><p class="ql-block">审核人:蔺倩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