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末冬初,天气微凉。我们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然疫情突袭,打乱了我们平静的校园生活。疫情带给我们的:有恐慌,有害怕,有感动,有成长。我们不必埋怨也不必苛责,我们要学会用两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见灾难的无情和残酷,一只眼睛看见人性的美好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线上学习的效率,心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心理调适指南,希望对同学们和家长们有所帮助。</p> 致学生 <p class="ql-block"><b>1、规律作息、科学防范</b></p><p class="ql-block"> 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防范,放松警惕,没有规律的作息。居家学习需要开启“正式开学”模式,调动学习自律性,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学习。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最重要的是做到:保证睡眠充足;做到合理饮食;制定学习计划表,按照课表时间上课下课。</p><p class="ql-block"><b>2、强身健体</b></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病毒传播快、传播能力强,我们需要强壮身体抵御感染风险。同学们可以:</p><p class="ql-block">(1)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开合跳、手语操、跳绳、室内跑步等。</p><p class="ql-block">(2)积极参与家务。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等。</p><p class="ql-block">(3)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画画、书法、弹奏乐器、阅读等。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更容易让情绪更加积极。</p><p class="ql-block"><b>3、调节情绪</b></p><p class="ql-block"> 居家网课期间,同学们有些时候会觉得莫名其妙地烦躁、低落、焦虑、想哭,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能够提醒我们及时调整自己。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1)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对着镜子笑一笑,或者大声告诉自己,今天也是快乐的一天。</p><p class="ql-block">(2)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尝试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开心的小事。</p><p class="ql-block">(3)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跟家人和朋友诉说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4)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吸气(深深地、慢慢地、大吸一口气,直到吸不进去,屏住),然后呼气(慢慢地、轻轻地呼出来,呼出来,呼出来),接着就是重复上面的步骤3-5次,吸气,呼气。</p> 致家长 <p class="ql-block"><b>1、科学认知,避免过度焦虑。</b></p><p class="ql-block"> 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范,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我们能战胜疫情,安心居家,一切将会恢复正常,不必对自己的身心感受和外界信息过分关注。</p><p class="ql-block"><b>2、转移注意力,不苛求自己。</b></p><p class="ql-block"> 非常时期,家长们可能要经历不同的工作模式的转换,可能会经历每天较长时间为食物努力,也可能经历与家人孩子相处的斗智斗勇,会面临很多变化和挑战,难免会出现烦躁、压力、郁闷、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这时,不要强迫自己,试着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等状态好了再继续。</p><p class="ql-block"><b>3、开启积极思维模式。</b></p><p class="ql-block"> 成人很多的压力主要来自对工作的使命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可以尝试建立积极正向思维模式,看到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适度的压力对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可以提高人的适应能力,让人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应对紧急事件,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p> 致老师 <p class="ql-block"><b>1、学会接纳,尽力而为</b></p><p class="ql-block"> 我们无法主宰疫情,“当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时,我们只能试着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从接纳现实开始。作为老师,我们期望线上教学的效果能与线下一样的好,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状态。因为学生学习环境改变,自制力不同,复杂亲子关系等等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所有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只能尽力而为,把我们能够做的做到最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改变方法: 根据学生注意力的规律,利用网络资源将课程设计的更加生动一些,听说读写交替进行,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课下,用网上奖惩机制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作业优异的群里展示并积分,分数积到一定程度,复课后给予奖励;班级管理上,与家长合力做好监督。对于那些不自律又不听告诫的学生,鞭长莫及,记下问题,复课后“秋后算账”。把关注点放在自律成绩普通的孩子身上,鼓励他们弯道超车。</p><p class="ql-block"><b>2、关爱自我,心理赋能</b></p><p class="ql-block">(1)自我觉察。当觉察自己遇到的情绪和问题后,把他们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试着把注意力聚焦在如何解决上。有时候我们会一段时间内掉在某种情绪里,或者我们的思维被某个问题某种念头禁锢。例如:疫情期间,某老师对班里学生的上课情况非常担忧,这种担忧一直不停的在老师的大脑里萦绕,让他持续产生焦躁的情绪。越想越烦,越烦越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只是专注于”学生上课情况不好”的念头上,而并没有把注意力聚焦于如何解决上。那这样只会掉在情绪的漩涡中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2)做些简单而专注的事情,让自己体会生活中的小乐趣。比如:看书、听音乐、锻炼、做饭、陪伴家人等等。当做这些事时,我们会忘掉烦恼,摆脱不良情绪。</p><p class="ql-block">(3)重建生活秩序。居家工作,分不清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会让我们觉得很混乱。所以,试着制定计划、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重新获得生活的秩序感与掌控感。</p><p class="ql-block">(4)增强人际联结。和谐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疫情虽然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为我们创设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网络的方式与朋友相互问候,感受来自彼此的温暖。</p><p class="ql-block">(5)保证适量的运动。在安全前提下,走出户外,散步、慢跑都是不错选择。当然,也可以和孩子在室内一起上体育课,既锻炼身体,又有益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制作、撰稿:谭晓艳</p><p class="ql-block">图片:匡桂燕、陈鑫</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多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