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九天 世事如白驹过隙,青葱岁月一去不复返。<div> 回眸,几许眷恋,几多惆怅,一路走来,岁月给了我太多的恩宠,让我经历一番挫折,来到这人世间;又让我因有了上海大伯父的资助,能够不断求学,在高考一考铩羽后,家人又鼓励我复读,终能考进师范,成为一名教师。</div> 永怀感恩之心 任我穷其一生,也无法完美描摹那些情节与过程,唯有用一颗虔诚的心,珍惜再珍惜,然后在流年深处,对那些过往,轻轻道一声感谢。 我依着心底的湿润,开出朵朵娉婷,在四季的门楣嫣然。<br> 行走的脚步,伴着相依的过往,如影随形,从容坦然,淡淡的暖,一点一滴,就这样融进我们彼此相拥前行的诗行。 流年如水,岁月如歌,流光过处,梵音袅袅,禅意点点。亦不惊,不扰。若可,就允我用一笺水墨文字,记录这些美丽的过往,经年以后回眸,依旧温暖如那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如果要算一下遇到多少朋友,应该有三四百人,能说上话的应该有三百来人,关系稍微密切一些的,应有一百来人,但真正称得上关系极其亲密的朋友,也就三五人而已。其他的都是我们人生的过客,那些红尘过客,与我们擦肩而过,也许有惊鸿一瞥,也许有姹紫嫣红;留下的,留不下的;瞬间的,永恒的;若曦月如银,若烈火如电,但皆在浮生一瞬,自此天涯分隔,万水千山,此去经年,永不相见。</p> 夜色如水,相思入墨 <p class="ql-block">一、六年同窗——胡雪松</p><p class="ql-block"> 我上的初中是汊河中学,是汊河乡的中心中学,当时教育质量较好,我被分到初一(3)班,班主任是屠祥林老师,他教我们语文,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粉笔字,可惜的是我一直愚钝,没有学得屠老师的潇洒写字技能。</p> 前排从左向右,第七人是屠祥林老师(胡雪松当时在南京因有事未能参加) <p class="ql-block"> 而当时与我一同分到三班的胡雪松,则比较聪慧、灵巧,他每天模仿屠老师的一笔一划,在纸上练习,怎样起笔,如何捺折,最后如何漂亮收势,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在他勤奋的练习加较高的悟性加持下,雪松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当时写字方正如小学生的我看来,他的书写有骨有姿,遒劲有力,力透纸背,活泼起来如龙飞腾,似凤飞舞,若霜林无叶,瀑水迸飞。</p> 水墨江南 <p class="ql-block"> 我们初一就同班,吃午饭也在一起,每天中午放学,我们一同前往汊河医院职工食堂吃饭,因他的舅舅是汊河医院的医生,我的小姑妈是医院的党委书记,我们得以能在这职工食堂代伙,每天一起放学,走路十分钟到汊河镇西的桥南河西的医院食堂,吃完再一起走路到汊中上下午的课,这样同教室而学、同锅灶而食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初中三年。</p>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p class="ql-block"> 初三时,学校分了一个重点班和两个普通班,我和雪松等十来位同学因成绩较好,被分到了初三(1)班,班主任换成了林绍芝老师(令人惋惜的是林老师他老人家因病早已作古),他教我们英语,我们又一起学习,一起冲刺,我们两人后来又一起考进了邗江县中学。</p> 高三时胡雪松在无锡蠡园留影 <p class="ql-block"> 到了邗中,我和胡雪松又一起分到了高一(4)班,后来高二分文理科,我和雪松又一起选择了文科,进了高二(1)班,我们二人一直同学到高三预考。真是六年同窗友,有缘同行人!</p> 高旻禅寺(古运河到此三分,此地古叫三汊河,汊河乡名由此而来) 天中落日(高旻禅寺塔名是天中塔) <p class="ql-block"> 每两周,邗中放大假(学生俗称大礼拜),我们汊河乡的一批孩子结伴同行,有高三的陆志林、李伟,也有理科班的高久兵、戎启娟、吕学根、冯国荣等人,我们迎着夕阳,一路欢声笑语,穿村走埂,最后在扬子古镇,乘坐摆渡船过河,落日的余晖洒在高旻禅寺东边的三汊河上,一河碎金,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p> 胡雪松与张旻、施学洁三人获奖后在邗中校园留影 <p class="ql-block"> 我们二人也是有缘,一路走来,相知相伴,他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文笔也一直非常好。高中三年时,我们在邗中也很少听说有什么学生获得作文比赛大奖,而他与我们文科班的张旻、施学洁一起参加了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作文大赛,胡雪松最后荣获江苏省二等奖,张旻与施学洁两位同学获得了三等奖,为邗中争得了荣誉,也证明了他们的实力。</p> <p class="ql-block">文科班同学欢送胡雪松(左起:薛茂、肖王荣、王迅、胡雪松、茅斌、陈兴年、姚东辉、丁德明、高坚)</p> <p class="ql-block">雪松他在高考前夕,学校预考前一周去了仪征化纤,他父亲当时在仪化工作,怕他考不上大学,便将他转学去了仪征化纤的南师大二附中,由于我们高考之年是一九八九年,那一年是多事之秋,中国好多大学大幅削减招生人数,雪松最后也没能考上大学,后来他参加了南师大的大专函授,后又继续求学,又上了南师大的经济贸易本科函授,最后凭他自己的努力,又上了东南大学的MBA。</p> <p class="ql-block">我和雪松一起参加了汊河中学三班的毕业30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之后他在南京工作成家,我们汊河中学三班同学初中毕业三十周年时,我们一起参加了同学聚会,共叙同学情谊。</p><p class="ql-block">彼时,他又在仪征负责建设一家光伏厂,成了独当一面的企业精英,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人生光辉诗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