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11处采风录 2008——2019

张慕贤

<h3>黄山</h3> <h3>黄山飞来石</h3> <h3>黄山奇松</h3> <h3>黄山怪石</h3> <h3>黄山飞来石</h3> <h3>黄山美景</h3> <h3>绩溪县龙川,是个人杰地灵的小山村,龙川村先民从山东迁徙而来。东晋建武二年(318年),胡炎以散骑常侍衔领兵镇守歙州。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胡炎定居龙川村,成为龙川村胡氏始祖。2012年龙川村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h3> <h3>奕世尚书坊: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徽派石雕建筑。</h3> <h3>具有徽派风格的门神画</h3> <h3>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家族曾出现过几十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h3> <h3>渔粱村,位于歙县徽城镇,2005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图为渔粱村老街,现已繁华不在。</h3> <h3>渔粱村紧靠新安江,是古徽州的重要水路码头之一,每当枯水期,渔民在新安江支流练江河道上晒网。</h3> <h3>徽州古城,又称歙县古城,建于秦朝,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h3> <h3>徽州古城内的街道</h3> <h3>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棠樾村,为明清时期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宏村镇,古称弘村,黟县辖镇,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月沼旁</h3> <h3>月沼夜景</h3> <h3>牛胃湖边的徽派民居</h3> <h3>南湖书院</h3> <h3>晨曦中的南湖</h3> <h3>屯溪,位于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徽州文化的中心地。屯溪历史悠久,城郊曾出土西周中期(前10世纪)的古墓葬文物。图为屯溪徽派古建筑。</h3> <h3>屯溪自古驿道通畅,水运方便,是皖南的重要商埠,明弘四年(1491年),屯溪街已成为皖南鉅镇。</h3> <h3>精雕细刻的徽派建筑</h3> <h3>屯溪老街的建筑</h3> <h3>老药铺</h3> <h3>祠堂一角</h3> <h3>徽派民居</h3> <h3>状元阁</h3> <h3>徽派建筑</h3> <h3>徽商大宅院</h3> <h3>老街里的小商贩</h3> <h3>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位于皖南318。该公路线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图为最险要的精华路段。</h3> <h3>在公路上飙车的摩托车队</h3> <h3>桃花潭,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历史名胜,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桃花潭镇。唐代诗人李白一曲《赠汪伦》使潭显名于世,成为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图为在对岸看桃花潭镇。</h3> <h3>在桃花潭镇看对岸</h3> <h3>在桃花潭镇看对岸</h3> <h3>桃潭西岸门楼</h3> <h3>古镇老屋</h3> <h3>古镇小路</h3> <h3>古镇老屋</h3> <h3>桃花潭义门,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清乾隆间重修。大理石门额,上刻“义门”二字。大门边墙下部为石块砌成,上部砖砌,用磨光花砖贴面,造工精细,别具特点。</h3> <h3>桃花潭古镇内湖</h3> <h3>查济古村落,安徽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h3> <h3>古街风貌</h3> <h3>古镇老屋</h3> <h3>古街道路</h3> <h3>小溪和古桥</h3> <h3>古村落外围民宅</h3> <h3>村边</h3> <h3>路边</h3> <h3>村边的小溪</h3> <h3>“塔川秋色”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塔川村,被誉为中国四大秋色之一。</h3> <h3>塔川秋色</h3> <h3>塔川秋色</h3> <h3>塔川秋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