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位熟识的老师的朋友圈,他们学校的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学校正在打造校园“静文化”云云,我点开文章,慢慢地读完,心中涌起了一种不认同的念头,我在下面评论说,安静是一种状态,而不是育人目标。<br> 围绕着校园“静文化”,我这几天想了很多,有很多想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br> 兄弟学校推行的“静文化”,初衷可能是想培养孩子们安静沉稳的性格,安心学习,深入思考的好习惯。不得不说,初衷是好的,但是却忽视了一个大的问题,即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和教育手段的灵活性。<br> 先说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诞生之后,都会经历成长,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内在和外在影响,他们会成长为具有普遍共性和差异性的个体,存在千变万化的区别。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引者,重在培养好习惯,塑造好品德,引领学生自我提升学习技能。<br> 我最欣赏萧伯纳说过的话,我不是你的老师,我只是你的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br> 学校和老师要做的是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给学生栽种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小心呵护,靠它自身的力量拔地而起,而不是像园丁一样,拿着锯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裁剪,变成统一的模样。如果老师将所有孩子的翅膀统统折断,变成听话而木讷的“乖宝宝”,这样的教育未免也太残忍了些。<br> 再谈谈教育手段的灵活性。<br> 孔老夫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子路和冉有不同的性格教给他俩不同的道理(详见《论语•先进第十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些教育理论包含了先哲大家的教育智慧,我们应该反复咀嚼,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去探索应用,构建起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还要沉下心来,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研究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争取做到一生一策,而不是简单的“一静了之”。<br>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就像是搭建自己的家一样,发动全体师生主动参与进来,人人都要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留下痕迹,体现诉求。进校门如回家,感受到的家的温暖,感受到的是积极向上的氛围,而不是壁垒林立的“隐形牢房”。有位教育家说,母校情怀是一个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恩和纪念,也是一个毕业生具有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人才成功的标志。学校构建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着持续不间断的影响和浸染,文化是否有温度,是否有情怀,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之路。如果这个孩子毕业时对母校心存感激,感恩学校提供的好环境,感恩老师的悉心教导,这个学校无疑是优秀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br>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智慧,它是在全体师生中自然孕育,生长出来的,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从外面移植而来,生搬硬套到师生头上,强行烙上一个所谓文化的标签。这样看起来,兄弟学校提倡的“静文化”有点懒政的意思了。<br> 我倒是有个建议,“静文化”不如改成“家文化”,更有温度,更有情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