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中,许多食品都与发酵息息相关。生物课我们即将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同学们为了能更好的学习理解本课内容,于是了解了发酵食品制作方法,并通过交流尝试制作了发酵食品。</p> 酵母菌吹气球 <p class="ql-block"> 侯禹森制作了酵母菌吹气球实验。</p> 米酒的发酵 <p class="ql-block"> 曲云鹏的妈妈经常做米酒,这次他完成了米酒的制作。期间他还掀开盖子,品尝到了大米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变得十分酸甜可口。通过此次亲身实践,不禁感叹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多么的广泛,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生物学的无穷乐趣。</p> 酸奶的发酵 <p class="ql-block"> 刘若晨、吕丰博、刘益豪、沈乐怀做了酸奶发酵实验。</p><p class="ql-block"> 由制作酸奶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酸奶在发酵的时候逐渐变得粘稠,最后放入冰箱冷藏,部分酸奶会结块,2~4小时后即可使用。补充:酸奶是一种乳制品,里面有一种细菌叫乳酸菌,这种细菌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们消化食物。</p> 馒头的发酵 <p class="ql-block"> 馒头应该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本次实验也有许多同学选择了做馒头。他们杨雨鑫,宋美谕,谭湘茗,于小雅,向子萱,徐畅,宾宝儿,高艺博,陈斫旭,马浩赟,张雨桐,沈茂阳,刘怡萱,牟晨曦,舍裕轩等。</p><p class="ql-block"> 制作过程很简单,在面粉中加入适量酵母粉,加水和成面团,接下来盖上保鲜膜等待半小时左右,面团就发酵好了。将面团揉一揉,切成一块块小面团,捏好造型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这中间最有趣的部分一定是发酵面团,有同学记录了面团的发酵过程,小小的面团居然能变成原来的两三倍大,究竟是什么原理?原来是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了二氧化碳,使得面团的体积变大。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一定对真菌的发酵产生了兴趣,期待大家在生物课上的表现。</p> 馕的发酵 <p class="ql-block"> 柴皓轩做了馕的发酵实验,还细心的总结了馕的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1、准备400g面粉,40g食用油,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p><p class="ql-block">2、碗中倒入一袋纯牛奶,5克酵母粉,搅拌均匀。</p><p class="ql-block">3、把牛奶酵母水倒入面粉中,一边倒入一边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开始和面。</p><p class="ql-block">4、把面揉成光滑即可,像这样,面光、盆光、手上光。盖上盖子或者包上保鲜膜,开始醒发面团,醒发面团到2倍大小。</p> 南瓜蒸糕的发酵 <p class="ql-block"> 张简瑜做了南瓜蒸糕的发酵实验。</p><p class="ql-block">南瓜蒸糕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1.在南瓜泥中打入两枚鸡蛋,放两勺白糖,一勺酵母粉;</p><p class="ql-block">2.充分搅拌;</p><p class="ql-block">3.分次加入面粉搅拌均匀至糊状,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环境下发酵;</p><p class="ql-block">4.大约一小时后,面糊膨胀至原来2.5倍大,此时面糊成蜂窝状;</p><p class="ql-block">5.将面糊倒入涂过油的小碗中,放几颗枸杞进行装饰,法务成果进行二次醒发,整个过程大约持续25分钟;</p><p class="ql-block">6.开火蒸25分钟,关火后5分钟掀锅盖,防止蒸糕塌陷。</p> <p class="ql-block"> 制作馒头、米酒、酸奶等发酵食品,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也为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通过实验,也说明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生动。大家通过本次实验对本课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学习生物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策划:初二五班宣传组(沈茂阳、张简瑜、宋美谕、柴皓轩、于小雅)</p><p class="ql-block">编辑:于小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