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心得

扬帆起航

九台区第二幼儿园  杨雪竹 <p class="ql-block">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一定是你用错了方法。”</p><p class="ql-block">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人生中没有哪一份工作比做父母更难也更重要。学习怎么当父母,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至关重要。本书作者便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情感引导式教育法。</p> 关于作者 <p class="ql-block">  本书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咨询师。她还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还担任了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发起的一项早期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的社会推广总监,率先提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这个概念,指导了很多家庭更好地教导自己的孩子。</p> 关于本书 <p class="ql-block"> 本书是作者针对“情感引导式教育”所写的,全书围绕“情感引导式教育”展开,系统介绍了传统教育的误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含义和做法,以及与不同阶段的孩子的相处之道。本书可以帮助家长教孩子学会认识情绪、控制情绪,增强也他人相处的能力,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p> 我学到了 <p class="ql-block">传统教育有哪些误区?</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情感引导式教育”?</p><p class="ql-block">如何做到“情感引导式教育”?</p><p class="ql-block">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情感引导式教育时要注意些什么?</p> 传统教育的误区 <p class="ql-block"> 因为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或者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忽视,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孩子还小,应该由大人说了算这个思想,似乎在父母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尤其对中国父母而言,更是如此。本书作者就传统教育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误区。</p> 控制性父母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想玩一种玩具,父母会因为害怕发生危险而严令禁止孩子触碰;孩子想自己完成某事,父母也会一直从旁干预。这种类型的父母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他们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任何事,总是要陪着孩子或者干脆帮孩子完成任务。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担当,遇事不敢自己面对,总想着有父母善后,一旦遭遇挫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p> 放任型父母 <p class="ql-block"> 与控制型父母不同,放任型父母则是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不管教。比如孩子哭闹时,父母总想着孩子哭累了就会消停,不去关心孩子的需求,认为他需要了自己会来找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给了孩子极大的自由,但也会让孩子没有归属感,在学校生活中容易被同学欺负也不敢在父母面前抱怨。</p> 惩罚、奖励孩子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觉得,要让孩子听话,无非就两种手段,一是告知孩子,如果再哭闹,就不能看电视、吃零食或者做其他孩子喜欢的事情,二是如果乖乖听话,孩子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作者看来,这两种方法确实有效,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这两种方式不但不能教会孩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还会产生反作用。惩罚孩子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负面情绪和矛盾,奖励孩子又会让孩子为了获得奖励而故意表现不好。</p> <p class="ql-block">  传统教育存在的误区往往难以引起父母的特别关注,但是这些误区很可能影响孩子一生性格的养成,面对这些误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作者给出了“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方法。</p> 情感引导式教育 <p class="ql-block"> 所谓情感引导式教育,也就是相当于情商的引导。父母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引导其情商的发展。作者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情商是没有明显的先天差异的,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情感引导能够帮助家长教孩子学会认识情绪、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并且在这种充满关爱的教育中,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包容和爱护。</p> <p class="ql-block"> 比如当妈妈在与好友打电话时,孩子在屋子里面玩耍,跑上跑下大喊大叫,这时妈妈十分生气,喊了一句“你给我停下来,别吵了”,孩子可能因此吓懵,虽然马上安静了下来,但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哪了,只知道妈妈生气了,此时孩子会产生害怕心理。如果用情感引导式教育,妈妈就应该先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对孩子说:“看来你今天很高兴呀。但是妈妈在打电话,你的声音太大会吵到妈妈,而且在家里跑上跑下很容易受伤,妈妈会担心。你可不可以帮妈妈个忙,先安静地乖乖玩一下玩具?”这样说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尊重,妈妈充分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也没有指责孩子,还让他知道了妈妈在打电话时要保持安静,在家里不应该跑来跑去。</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让孩子认识情绪,前一种方式只是让孩子知道妈妈生气了,除此之外,他学不到任何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相反地,用情感引导式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得到尊重的前提下,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不应该只顾自己开心,还要顾虑妈妈的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和表达情绪,这才是情感引导式教育。</p> 如何做到“情感引导式教育”?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本书中给出了几个进行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步骤:</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给孩子一个预先的提醒。要让孩子知道,在接下来的环境中,你们要去做什么,你对他的要求是怎样的。</p> <p class="ql-block">  比如外出吃饭时,孩子吵闹打扰到旁人总是令父母头痛的事情。在出门之前,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家人要外出吃饭,问问孩子是否知道外出吃饭是什么意思,有些孩子可能真的不知道外出吃饭是什么意思,这时父母就要解释一下,外出吃饭就是去一家餐厅吃东西,餐厅里会有其他人不认识的客人,所以孩子不可以在餐厅大喊大叫,也不能跑来跑去,只能在餐桌上玩自己带的玩具。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而且父母不是用命令的口吻,只是在与孩子沟通,告诉他他不知道的事,在去餐厅的路上,父母可以再问问孩子是否记得自己说过的话。</p> <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关注孩子的需求。每个孩子性格不同,相处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别。比较急躁的孩子在拼图游戏时,可能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而变得暴躁,这时你就需要陪他一起玩拼图,引导他耐心尝试,安抚他的情绪。玩这些益智类的游戏,也可以将孩子急躁的性格打磨打磨,让他变得耐心和柔和。</p> <p class="ql-block">  第三步,倾听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大人那么复杂的情绪波动,不需要太过在意,这是大错特错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你愿意耐心倾听和理解孩子,他会很乐意将自己的需求告诉你。但是当你有一次走神了,孩子就会感觉到你不重视他说的话。与年龄较小的孩子沟通,我们不仅要安静下来倾听他的需求,还应该跟他进行眼神交流,将目光保持与孩子的视线平行,表示你狠尊重他的想法。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肢体语言,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有时会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p> <p class="ql-block">  第四步,理解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当你察觉到孩子的情绪不对劲时,可以主动询问:“我觉得你不开心,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可以和爸爸/妈妈说说吗?”孩子情绪波动,一般是遇到什么事了,这个时候是父母教孩子认识自己情感的最好的时机。孩子会知道,原来这种情绪叫做不开心,慢慢地,他就既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情绪,也能懂得判断他人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第五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长可以和孩子说:“那如果你很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却不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分享的意义,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要懂得分享,分享才能带来快乐。</p> 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 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p><p class="ql-block"> 对于婴儿期的孩子,也就是0到1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安慰能力也极其有限,完全依赖成年人。有些家长认为经常抱孩子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但这个担忧是多余的,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经常被拥抱和安抚的婴儿哭的更少,更信赖他人,也更独立。</p> <p class="ql-block">  2-3岁,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发展运动技能的时候,他们会一直尝试走路、抓握等运动技能,因此显得特别好动,不听管教。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好奇地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他们可以迅速掌握新的词汇、新的短语以及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按照“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几个步骤,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其认识、表达自己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很喜欢模仿大人。所以父母不仅应该在语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还要通过行动来指导孩子。如果父母向孩子发脾气了,一定要先向孩子道歉,再解释自己生气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4-7岁,保持亲密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智力水平,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决定。此时父母不应再过多干预孩子的想法,而是尊重他们的情绪。不妨多多倾听孩子的需求,鼓励他多表达自我。</p> <p class="ql-block">  允许孩子难过,每个人都需要宣泄悲伤,孩子也不例外;允许孩子哭泣,哭泣时舒缓情绪的一种渠道,不要要求孩子一直坚强;同情孩子,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悲伤是正常的,而且任何时候你都会帮助他。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交习惯。</p> 心得 <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没有真正地完美无缺的父母,只有全心全意爱着孩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可以独立面对世界,家长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引导,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让做好父母这一任务不再那么艰巨难以实现。</p>

孩子

父母

引导

教育

情感

情绪

自己

妈妈

误区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