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503505957153509&wfr=spider&for=pc"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妖镍事件”复盘:中国镍遭外资“逼空”,青山控股血战终得胜利</a><br><div><a href="https://zzrb.zznews.gov.cn/mob/content/c1582381.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青山妖鎴事件始末</a> 青山集团<font color="#167efb">总值500亿</font> 2022年3月8日 7日3万8日突破10万美元/吨 瑞士 空仓20万吨 <br><br>新言说财经<br><br>2022-05-03 20:33<br>四川<br>财经领域创作者<br>关注<br>前言<br>前段时间青山集团,被国外资本逼空的新闻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虽然青山集团为解决当时的危机,高价收买镍矿,最终平安度过,可也损失惨重。这次危机也被网友戏称“妖镍事件”。<br><br>这次的教训,为不少国人敲响警钟,上市集团想要稳定发展的话,就必须时刻注意,提高警惕心理,否则一旦被国外集体针对的话,就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之中。<br><br><br>青山集团的股价最近也出现降低的趋势,为何股价会出现持续降低,中间又有何原因?不少知情人阐述内情,正是因为逼空事件对青山集团的发展造成影响,股价才会下跌。于是网友纷纷展开讨论。我们国家应该从此次的事件当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呢?<br><br>在逼空事件当中,青山集团的<font color="#167efb">亏损超过500亿</font>人民币。与此同时,与青山集团有着密切合作的一些公司股价也出现下跌趋势,甚至多次跌停,不少关联公司,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br><br><br>在经历逼空事件之后,青山集团积极采用各种方式想要恢复企业的活力,并且重新展示在大众眼前。<br><br>目前青山集团将自身的资本以及能源储备全部公布出来,想要借此稳定投资者,其创始人也坦然承认此前就已经注意到国外的资本有所动静。此次事件虽然出现亏损,但是还在可控范围之中,对于青山集团遭遇的资本战争,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对其现状也表示慰问,并且国家将出手,沟通与解决青山集团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困难。<br><br><br>青山镍矿被逼空的事件缘由<br><br>此次逼空事件是由瑞士的一家集团发起的,<font color="#167efb">嘉能可集团属于瑞士</font>的顶级公司之一。2021年,嘉能可集团的营收就突破万亿,在全球大宗商品的贸易往来中,有极高的话语权,甚至掌握不少大宗商品的市场以及定价权。<br><br>由于青山集团所遭遇的逼空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颇大,不少国家的媒体为还原事实真相。纷纷去到该集团总部想要采访,但对方却并不承认逼空事件。<br><br><br>即便是此次事件已经是众人心知肚明,可对方不承认,依旧没有任何办法。青山集团在本次事件中最终取得胜利,损失500亿,但其遭遇的这场事件实在是令人感到憋屈。<br><br>一些网友都感到难以接受,可这件事情也并非没有任何好处。给我国其他的上市公司提了醒,千万不能再步青山集团的后尘。<br><br><br>中国的石油期货被逼空事件<br><br>其实,逼空事件在我国也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2004年,也曾遭遇过一场逼空事件,此次逼空事件导致我国中航油的石油期货全盘溃散。<br><br>当时事件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中航油选择和国外一家石油公司进行合作,为提升集团的原油储备量,于是选择与国外的一家石油公司进行深度合作。<br><br><br>合作的前提是,中航油需要用期货的形式提升储蓄量,新加坡都这家公司则通过不断提高储蓄量来做强储备,但非常不幸的是,二者遭遇国外资本,他们恶意购买期货,且购买量要高于中航油本身的储蓄量,导致亏损超过五亿美金,而中航油,经此一役直接走上破产重组的道路。<br><br>无独有偶,我国的株洲冶炼公司也曾经遭受到外国资本的集体围剿。这家公司拥有极强的能源储备。<br><br><br>原本的发展一帆风顺,但公司内部却出现蛀虫,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完全不顾公司本身的发展战略,选择购买大量期货,违背公司本身发展宗旨,当时国外有资本看到漏洞,于是迅速做空,随即该公司无法拿出相应的能源,只得赔付大量违约金。<br><br>这件事情之后,也让不少公司肃清员工,重新规划管理,避免将来再次受到危害。<br><br><br>其实自从我国不少公司上市之后,国外有不少的资本有大量的资本就紧盯着我国的能源公司,控制资本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做空中国公司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前提之下,即便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有着相关部门的扶持以及帮助,但其发挥的作用确实十分有限。<br><br>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最终还是得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对抗国外的那些资本,形势非常紧张,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一场激烈。所以时常会出现外国资本对某些企业进行逼空,这样的行为很不道德,但是并未违反法律,所以只能提高自身警惕。<br><br>结语<br>此次青山集团所遭遇的逼空事件再次让我国对于外国资本的野心以及嘴脸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表明,我国的企业管理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想要未来能够保持好的发展状态,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这些进行科学的管理。</div>